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23章
    林二伯去把牛车卸了。
    林西西也知道了,原来今天去接他们的牛车,是二房的。
    不是这边分产到户了么,生产队的牛就由各家想买牛的买走。
    林二伯和林二伯娘商量着多包几亩地,买头牛,干活能省劲不少。
    农闲了村里人去公社,林二伯会套了牛车跑一趟,一趟五分钱,来回趟一毛钱。
    林二伯这不是想着自家的牛,又不费劲,能挣点是点。
    林二伯娘挺高兴的,因着能挣钱,牛吃的多点她也不唠叨了,反正能挣回来。
    李春杏来时给二房带了些吃的,这不是人二房的大冷天去接的他们一家,用的还是人家的牛。
    现在谁家有头牛,那都是重要的资产,照顾的精心着呢!
    李春杏不是不懂人情世故的人。
    林二伯娘嘴上说着这么客气做什么,都是一家人云云,接东西的手那可是一分钟都不耽搁。
    好在,李春杏知道二嫂是什么性子,也不在意。
    反正这东西就是拿来给人家的,不为着二嫂,为着二伯哥也得给。
    不管二嫂脾气如何,这么些年二伯哥对她家还可以。
    林大伯娘看到了,李春杏直接说了,给二房送东西是因为大冷的天接他们一家挨冻了一趟。
    林大伯娘一向会做面子事,会说面子话,“是呢,要不说四弟妹是个敞亮人呢!就是我家没有牛车,若是我家有牛车,我就让你大哥去接你们了。”
    (明天捉虫)
    第317章 盖房
    李春杏不置可否的点点头,没在说话。
    妯娌多年,李春杏还能不知道自家大嫂是个会耍嘴皮子的。
    做不做的到的,那得先把话给说了。
    李春杏不予多说,又客套了两句,转身去了正房。
    她不喜欢大嫂,倒是她儿媳妇是个伶俐人。
    李春杏对林丰媳妇儿的感观还挺不错的。
    是个勤快的,手脚又麻利,心眼也挺好。
    林老太和林西西林东林南说话。
    那么久没见,可不得好好亲香亲香。
    林丰媳妇儿搬了板凳坐在一旁,李春杏问她,她就说几句,不问就不说。
    等林老四回来。
    就可以开饭了。
    这顿饭有老两口,四房,还有林丰一家三口。
    其余的人就没叫了。
    叫林丰一家三口,是因为林丰媳妇儿手脚麻利,鸡是人家宰的,人家炖的,再有,老太太对这个曾孙子还是挺喜爱的,毕竟是小一辈里第一个孩子,吃点好吃的,就会叫上这个孩子,小石头能吃的胖乎乎的,也有老太太的功劳。
    四房在京市不断的寄好东西回来,林大姑也给往回送,还有林小姑也寄。
    老两口年纪大了,能吃多少,有时候就爱吃个家常便饭。
    以前四房在家的时候,那好东西都进了四房的嘴。
    现在四房也不在家了,老太太没人投喂,这不就便宜了最小的小家伙。
    这也是林丰媳妇儿一直给小石头灌输四房的好,想着小石头若是得了四房的喜爱,那以后有这三个出息的小叔叔小姑姑稍微拉一把,长大后兴许就不用在家种地了,能有另外的人生呢!
    做父母的没有本事,当然要给孩子规划一个好的未来。
    吃过饭,林老头林老太就让四房这一大家子回家休息去。
    毕竟坐那么久的火车还是挺累的。
    林老四李春杏和三兄妹也没客气,说是累吧,倒也不是累,反正就是不舒服的感觉就是了。
    即便在炕上睡觉会让人以为是在火车上。
    过个两天就没事了。
    晚饭依旧是在老宅吃的,家里啥啥都没有,也在家住不太久,家里的一日三餐都去老宅吃。
    吃过晚饭,这不是四房回来了么,大房二房聚在正房聊天。
    也得知林三伯想要建房子,已经找队里划宅基地,
    过完年就动手盖了。
    林老头林老太听了没有太大的反应,这个老三他们两口子是管不了,也不想管。
    林二伯娘倒是说了句:“三弟这是做生意赚钱了,听说全部起砖瓦房呢!”
    听她的语气就能听出有多羡慕了。
    林二伯拉了她一把,“你想做生意也去做,别说那这些个没用的。”
    “我才不去丢这个人呢!”
    现在好多人依旧和林二伯娘一个思想,越穷越光荣。觉得当个二道贩子丢人,被亲戚朋友碰到当二道贩子连头都不好意思抬。
    可是人家挣钱是真挣钱。
    四房都没发表意见,毕竟他们也在京市开了店,尝到其中的红利,他们可是短短时间就成了万元户。
    林大伯娘倒是有这个心思,就是不知道做什么好,毕竟她什么手艺都没有。
    也没有个人点拨点拨她。
    第二天林老四李春杏带着孩子们去看望李姥爷李姥姥。
    一大早,他们一家就在老宅吃过早饭,老两口上了年纪觉少,不管天热还是天冷,吃饭都挺早。
    李春杏看小闺女从被窝里爬出的那么困难,想着要不从老宅把粮食拿回来在这边吃,方便些。
    晚上回来在和老两口说一声。
    一家人提着大包小包的去看望李姥姥和李姥爷。
    走到半道上就看到李平李安正往这边走。
    林南吹了下口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