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市井生活日常 第105节
    而且还得给书院饭堂管事和崔大郎先生送月饼的,崔如英去说,顺便谈谈生意。
    带着赵掌柜吧,希望赵掌柜以后也能和陆掌柜一样。
    陆掌柜可太能干了。
    陆云蓁说了声好,“城东这儿离你家近些,明儿下午我过来时你再回家吧,顺路送你回去。明儿就上课了,也收收心。”
    崔如英笑着说道:“这我知道,前儿玉珠还说,幸好早些把作业给写完了,不然又得着急,明儿肯定就不去上课了。”
    都在一个府上,崔如英和楚玉珠几乎日日见。
    点心铺子的事儿没说,怎么也得过了两个月之后,这个得保密。
    第八十八章 送月饼
    陆云蓁觉得养个孩子怪好玩的,日后璋哥儿若是能和如英这般,她是别无所求了。
    管事和崔如英大哥的先生都有月饼,陆云蓁想想,又道:“那黄先生那边……”
    陆云蓁是打算送些东西给黄先生的,正赶上中秋,平日送黄先生都不收。
    不过崔如英是学生,也得尽些心意。
    崔如英不太好意思道:“黄先生那里我打算自己做一些月饼,跟着玉珠一块儿,我现在月饼也会做了,正好是自己的心意嘛。”
    中秋前一日送去,比起买的,更有新意。
    给黄先生的月饼可以放两个咸蛋黄!
    她还想给陆云蓁送些,可以试试别的口味的,不拘蛋黄和豆沙,比方说给枣泥里放些核桃,若是好吃,明年铺子就能用得上了。
    家里再做点,就借着小厨房的烤炉,赵大娘现在也不在,正好。
    陆云蓁微微点头,她也就提一嘴,崔如英记着更好。
    离开铺子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
    各家铺子点上了烛火,许多吃食铺子也开门做生意了,
    崔如英没拿月饼回去,因为明天还过来,顺道就能买了,现在拿回去沉,反正明儿也在三日之内。
    提前回来了六七日,一边忙活铺子的事儿,一边跟楚玉珠玩,明日就要上学了。
    一个晚上崔如英都没出去,抱着书看了看,次日一早,带了吃食去学堂吃的。
    她带的大厨房做的,楚玉珠拿的是二房的。
    两人一块吃,不过楚玉珠胃口不太好,这些她都吃过,而且又是第一日上学,她有些接受不了。
    放假的时候她都起得可晚了,今日这么早起,神色悻悻的,一张脸好像苦瓜一样,“如英,还好有你一起,不然……不然我可怎么办呀。”
    崔如英:“我不是在呢吗,也就半日,忍忍就过去了。”
    楚玉珠长叹一口气,也只能这样了。
    因为是第一日开学,黄先生知道学生们没什么精神,没往后讲,先检查了作业,三个学生检查完大半日也就过去了,然后又带着把从前学的东西温习一遍。
    秋风送爽,书声朗朗。
    楚玉珠自那次写完作业之后就没碰过书,崔如英忙活铺子里的事,温故正好。
    唯独楚玉娴,一个夏日没怎么出门,在屋子里很是勤勉,人也白了许多,她下课的时候还拿着书册去请教后面的问题。
    黄先生解答之后夸赞道:“不错。”
    这两个字已经够楚玉娴乐开怀了,“先生放假前教诲,学生不敢忘。”
    不仅因为她得到夸赞,还因为崔如英和楚玉珠都没得到夸奖,若母亲知道了,想来也会高兴的。
    楚玉珠生怕先生问到她,一直低着头,而崔如英觉得勤勉是好事,这样心思才算是放在正地方。
    不过自己没怎么学新的,就等以后上课再学吧。
    下了课之后,二人留在学堂写黄先生留的大字。
    楚玉娴没久留,先回去了。
    一个月没碰笔了,楚玉珠手有些生疏,写了两行字就把笔放下,托着下巴看崔如英写,“如英,不然过几日咱们去玩儿吧!你说你呀,一个夏日都不见影子,我还和月莹世清妹妹她们玩儿了呢,摘荷花去庄子,可有意思了。”
    崔如英没有抬头,她道:“过几日恐怕不行,这马上就要中秋了。”
    初五上课,初十、十一放假,再放假就是中秋了,肯定得回去两天。今儿下午是有要紧事,崔如英都不知道时间够不够,所以下回放假也得回去。
    楚玉珠瘪了瘪嘴,“好吧。”
    崔如英写完这个字,把笔放下,关切道:“言小娘子的身子怎么样了?”
    楚玉珠又来了兴致,她道:“看着差不多好了,不过上次好生奇怪,你肯定想不到,她出门还要扮男装!还骑马来着,跑了好几圈呢,瞧着也高了点儿,想来身子已经大好了吧。”
    还不怕晒,黑了些,要不大好怎么可能顶着太阳骑马,楚玉珠都嫌热的,也怕晒。
    崔如英想想也是,上回出门还是五月份,这都过去三个月了,什么病三个月还不好吗。
    至于扮男装,以前的小说不都写吗?扮男装出门方便,不过就是没什么用,女子骨架小,就算扮了男装其实还能认出来是女子。
    没想到言世清性子文静,却很爱玩。
    也是,身子不好一直拘着,可算养好了身子还不好好玩儿,好了就好。
    楚玉珠说完肩膀又耷拉下来,“你不能出门那就没办法了,不然还能去看枫叶,红红的可好看了。月莹还有世清妹妹还问起你来着……下次放假不行,那中秋之后呢?”
    十六上半日课,又要放假了。
    相处的久了,楚玉珠也知道崔如英性子,凡事只要答应了,就不会反悔。
    楚玉珠眼巴巴看着崔如英,先磨她答应了再说!
    楚玉珠也嫌崔如英总是要回家,还跟孙惠茹抱怨过,崔家又没侯府好,在侯府玩儿多好呀。
    不过孙惠茹说:“这人人都有自己的家,谁都不会嫌自己家不好的。”
    看女儿懵懂,孙惠茹还举了个例子,“玉珠,如果日后侯府分家了,爵位给了你三叔三婶,我们就得从这儿搬出去,也不会住像现在这么大的宅子。
    那三叔三婶家更有钱,你会觉得三叔三婶家更好吗?”
    孙惠茹问这个,也存了几分试探的心思,万一分家了,女儿觉得侯府好,嫌他们夫妻俩无用,那怎么办。
    他们夫妻二人是无用,可是也尽力给女儿更好的。纵然她多年无子,楚庚越也没说纳妾。
    楚玉珠立刻摇了摇头,“那肯定是在爹娘身边更好!”
    孙惠茹笑着道:“那不就得了,如英肯定也想着在自己爹娘,况且我听你三婶说她家也做生意,如今日子也不错,自然是回家更好了。”
    哪里都不如自己家里自,有句俗话,金窝银窝,都不如自己的狗窝。
    孙惠茹不在乎爵位,楚庚越也不在乎,现在就盼着早些分家,过自己的日子,人少了更自在。
    楚玉珠不嫌崔如英总回家了,她央着崔如英道:“回家是回家,那也得玩儿呀。”
    见崔如英有些松动,楚玉珠又加了把劲儿,“中秋都回去了,放假就隔一日,难道还要回去吗?”
    崔如英说道:“那就出去玩,去哪儿听你的。”
    剩下那一日,甭管是回家还是去点心铺子帮忙,都是极好的。
    写完大字崔如英就回燕归堂了,也不知道陆云蓁什么时候去铺子,等吃过饭后,李嬷嬷过来跟她说一会儿就去铺子。
    陆云蓁是想着崔如英要回家,一个下午短暂,而且正好城南还有生意,她得去看看,所以吃过饭就让李嬷嬷去叫人了。
    崔如英点点头说好,简单收拾了收拾,把自己存的四两银子也带上了。
    到了铺子装了六斤月饼,便让车夫给送回崔家了。
    陆云蓁是等酉时之后才走的,崔如英这会儿来点心铺子就好。
    这个时辰家里没人,崔如英从怀里摸出把钥匙开门进去。
    两种口味的月饼各买了三斤,崔如英一样留了一斤在家里,就拎着去铺子了。
    这个时辰还有点生意,外面两桌客人还没吃完。
    铺子里崔大山他们已经吃完了,不过客人没走他们不能走,赵掌柜在铺子门前杵着,顺便晒太阳消食儿,没什么人,他也没什么精神。
    见崔如英来了,才打起精神道:“小娘子过来了,可吃了饭?”
    崔如英道:“吃过了,一会儿你跟我出门一趟,送些东西去。”
    赵掌柜来了精神,收收肚子,也不那么懒洋洋站着了,微微探身,说道:“送东西,去哪儿?”
    他看着崔如英手里拎着的像是点心,是月饼吗,难道是去书院?
    马上就中秋了,能让他去的肯定和铺子有关,现在崔记包子就跟书院饭堂谈过生意,就定出去一份生意,除此之外,赵掌柜也想不到别的。
    崔如英点了点头,“嗯,去趟书院,不知道人在不在,先去碰碰运气吧。”
    她年纪小,崔大山性子老实,还是带着赵掌柜好一点,而且不会多问,懂眼色好办事。
    这会儿有点晚了,但若等晚上又来不及。
    崔如英是想跟陆云蓁说晚上晚点儿回,可如今天短,陆云蓁不放心,必然会等她。她不想让陆云蓁等太久,只能早点了。
    赵掌柜道:“快中秋了。是该送些东西。”
    他也想着了,但离中秋还有十日,就没急,看崔如英月饼都买好了,送去也好。
    崔如英说道:“掌柜的等会儿,我去跟我爹要……说一声。”
    月饼崔如英也带去给崔大山看看。
    钱花了,崔大山得知道干什么了,不然不会给这么多钱的。
    崔大山不在前头,这会儿在后院劈柴呢。
    刷碗的有,跑堂的有,他现在就早起做包子,谁告假了去替替,就没他的事儿了。
    今儿这劈柴的活,还是趁李丰收在前头抢来的。
    崔如英道:“爹,我买了些月饼,一会儿给书院饭堂的管事送去。”
    崔大山拍了拍脑子,“哎呀,我都把这事给忘了。”
    崔如英道:“不是还有我呢吗,我想着不就行了。爹,这月饼我买了六斤,总共花了四两银子,快给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