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14章
    点完接受之后,再次弹出一个对话框。
    【任务描述:人类在寻找宇宙客观规律中,从荒芜走向原始。作为人类智慧的代表,你——不仅仅需要让人类知道宇宙的客观规律,还需要发展让人类全面认识宇宙本质的科学。
    任务三:请随机将化学或者是计算机学提升至5级
    任务难度:s
    任务奖励:未知掉落物
    任务年限:两年】
    等等,他记得基础学科里没有计算机学来着?什么时候有计算机学了?
    陈冉一时间有些摸不着头脑。
    他随意的看了一眼先知的智慧。
    【先知的智慧:代表着人类智慧的结晶,拥有超乎寻常的智慧!】
    啥玩意儿?感觉没用啊。
    第408章 反响
    陈冉实在是有点累了,唯一让他欣慰的是,学习系统承认他做出了强电统一理论。唔,看来似乎是稳了。
    他躺在床上,美美的睡了一觉。醒来的时候,好像错过了韩岳和赵辉的毕业答辩。好尴尬,作为教授竟然错过了学生的毕业答辩。这特么,有点心累啊。
    “叩叩叩”大门被人敲响,陈冉顶着鸡窝头打开门,看见韩岳和赵辉正站在门外。
    陈冉嘀咕着,这两人不会是找他算账的吧?
    “陈教授。”韩岳率先开口,“我能继续在您这里攻读博士学位吗?”
    “当然可以。”陈冉点头,“如果你们不计较我错过你们的毕业答辩的话。”
    “陈……陈教授,我呢?”赵辉瞪着眼睛,盯着陈冉直勾勾的看着。
    陈冉被看得有点受不了,“可以。”
    “对了,我得给你们一个新的课题。”
    陈冉看了一眼两人,“你们圣诞节打算回国吗?”
    “不。”韩岳摇着头,“我应该博士毕业之前不会回国。”
    “我也是。”赵辉重重点头。
    “那正好。”陈冉打了个呵欠,“我已经想好你们的课题了,希望你们能够在两年之内做出来。”
    韩岳看向陈冉,似乎想要从陈冉的眼中看出一些什么东西。
    “教授您的意思是,我和赵辉一起做课题?”
    “没错。”陈冉想也不想脱口而出,“哥德巴赫猜想,你们的毕业课题,好了你们去忙吧,我去洗漱一下,准备吃饭。”
    “哥……哥德巴赫猜想?”韩岳和赵辉仿佛石化一般,在原地一动不动。
    他们知道教授毕业的条件会很苛刻,安德里师兄和谢春兰师姐和陈教授一起做强电统一理论,听说教授已经做出了强电统一理论,明年三月安德里师兄和谢春兰师姐就能博士毕业。
    可是万万没想到,教授给他们的课题竟然是哥德巴赫猜想。
    “好吧。”陈冉看着两人的样子,“给你们一个提示,哥德巴赫猜想可以从弱哥德巴赫猜想中找到答案。”
    “砰”陈冉直接关了门,洗漱了一番,出门的时候,两位学生已经离开。
    走在普林斯顿大学的道路上,陈冉琢磨着是不是应该找一些计算机之类的文献看看。他决定将计算机升到五级,主要是他瞄准了p与n/p完全问题。
    这是一个数学与信息学以及计算机学的难题。
    也是世界七大数学难题之一,他现在不打算回国。大概多做一些成果之后,至少也得拿到菲尔茨奖再回国吧。而且严青明年三月份要来普林斯顿大学,他好歹也得等到严青博士毕业再回国。
    不能把严青扔给别的教授直接跑路啊。
    韩岳和赵辉走在回去的路上,赵辉挠着头,“教授也太严苛了吧,哥德巴赫猜想,我想都不敢想。”
    “那怎么办?”韩岳也很头疼,教授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了,哥德巴赫猜想可不是谁都能够解开的。“
    或许教授能够解开,但让他们解开,实在是太为难人了。
    “韩岳,你说教授真的做出强电统一理论了吗?”
    赵辉啧了一声,“真羡慕李博士和安德里师兄还有谢春兰师姐,教授非要让他们一起并列一作。”
    韩岳好笑的说道,“我怀疑教授以后还会继续做大统一方面的内容,说不定以后也会让你在一作呢?”
    “我还没来得及看arxiv呢。真不知道大家会如何评价这篇论文!”赵辉有些迷茫,“不过我肯定看不懂就是了。”
    …………
    “叩叩叩”陆永正坐在办公室里打着呵欠,昨天晚上贺强实在是有点猛,他被折腾了大半宿,现在还有些想要睡觉。
    胡主任直接敲了三下门,推门而入。
    陆永眯着眼睛,严青小心翼翼的做着课题。教授最近和贺强厮混在一起,总是一脸满足的模样,严青可不敢随便惹教授生气。
    “陆永。”胡主任一脸惊悚的说道,“你知道我在arxiv看见什么了吗?”
    “什么?”陆永躺在椅子上,“想说就说。”
    “你真的不猜一下吗?”
    陆永冷笑,“难不成还是陈冉那货做出了强电统一理论。”
    胡主任将一叠a4纸放在桌面上,“你自己看吧。”
    陆永拿起a4纸看了一眼,“雾草!真的假的?强电统一理论?”
    严青打了个激灵,强电统一理论?陈教授做出强电统一理论了?
    “我今天早上看见的,好像是刚上传没多久。”
    “你看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