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98章
    “你不是说林妹妹并不曾生气吗?她一向善解人意,定不会怪云妹妹的吧。”贾宝玉看向平儿说道。
    平儿没再说什么,行了礼便走了。王熙凤安置好黛玉,便去贾母那里,但贾母说要和贾敏说私房话,让人都回去,便回了自己的院子,想了想便让人抱了自己的女儿去迎春那里。
    大姐儿已经两周岁了,正是雨雪可爱的时候。黛玉想起上一世她的结局,心中升起了怜爱,让乳母把大姐儿抱过来。
    王熙凤笑着说道:“我是不识字的,就想着我家大姐儿不能像我一样,得像她的姑姑们才好,所以就带她过来,让她沾一沾几位姑娘身上的文气儿。”
    黛玉拿了个绣球,去逗大姐儿。王熙凤将大姐儿教的很好,不哭也不闹,还很爱笑。
    几位姑娘心软得跟什么似的,都争先恐后去逗她。大姐儿似是被黛玉的步摇吸引了,伸出手去够黛玉的步摇。
    王熙凤神色一变,想去阻拦,谁知道黛玉摘下了步摇,递到了大姐儿手里:“喏,你拿去玩吧,小心别扎着了。”
    黛玉今日不曾多戴首饰,最为显眼的就是这支步摇,王熙凤看一眼便知道价值不菲,如今就这么给了大姐儿。
    王熙凤忙拒绝,黛玉笑着说道:“她喜欢就给她了,还不许我这个做姑姑的满足侄女?”
    王熙凤忙谢了黛玉。
    此时,贾敏和贾母说起了欠银的事,贾母眯眼想了想说道:“不止太上皇在位的时候,从开国的时候,便有勋贵从国库里借钱,这么多年过去了,谁还记得那么久的事。”
    贾敏说道:“国库的账册上可记得清清楚楚。”
    贾母看向贾敏,目光极为锐利:“为何忽然提起这件事?”
    “自然是要紧,我才先透露出来。”贾敏含糊一句。
    贾母沉默良久,才说道:“若是早些年,凑一凑便凑出来了,可如今,家里的情况一日不如一日了。太上皇也体谅我们这些人家日子艰难,才不曾说欠银的事。”
    贾敏懂贾母的言外之意,无非是不相信皇上会违背太上皇的意思。
    “可时过境迁,如今国库空虚。”贾敏缓缓说道,“国库空虚势必会让民生艰难,太上皇和皇上都一心为民,不会坐视不管的。”
    贾母听懂贾敏的暗示,但心里还是不愿,说道:“出头的椽子先烂。”
    “可也只有头一个人能摘到果子。”贾敏反驳一句。
    “事关重大,你让我想想。”贾母含含糊糊说道。
    贾敏并不失望,她来之前,林海说了,劝说成功自然是好的,劝说不成功也将这消息传播出去了,说不定有旁的勋贵之家听到风声主动还欠银。
    “母亲,我虽然是林氏妇,但我也姓贾。”贾敏起身说了一句。
    贾母神色晦涩不明。
    贾敏见说完这事,便准备离开,贾母忙道:“云丫头那事……”
    贾敏笑道:“我难道会和一个孩子置气?那孩子不易,无父无母的,母亲您也不易,还得照料那孩子。”
    贾母听了贾敏的话有些讪讪的,贾敏的话里意思无非是说史湘云缺少教养,她这个长辈也教导不力。
    贾敏笑了笑便带着黛玉回去了,路上贾敏安慰黛玉:“别生糊涂人的气。”
    黛玉懒洋洋靠在引枕上:“气伤肝,我才不会轻易生气呢。”
    贾敏注意到黛玉头上光秃秃说道:“你的步摇呢?”
    黛玉摸了摸发髻说道:“琏二嫂子的女儿大姐儿喜欢,我就给她了。”
    贾敏吸一口气说道:“你倒是大方,那步摇是公主给你的吧。”
    “娘亲放心,公主给了我许多首饰,也说了让我随意送人。”黛玉忙说道。
    安平公主确实是个大方的人,贾敏便没在意。
    黛玉说道:“娘亲今日无功而返?”
    贾敏说道:“也不算是,你外祖母定会喊着旁人一同商议,消息也便能流传出去,说不定有勋贵之家听到消息主动还钱呢,你父亲说四皇子还是希望勋贵之家主动还银子。”
    事与愿违,消息虽然流传出去了,但勋贵之家静悄悄的,没有一家有所动作,都在观望之中。
    就在观望之中时,甄家到京城了,一石激起千波浪。
    甄应嘉到京城后,上书求见,夫人胡氏上书拜见太后和皇后。
    太上皇很快答应了,太后心里膈应甄家人,直接让胡氏去见甄贵太妃。
    太上皇索性和甄贵太妃一同召见甄应嘉一家人,甄太夫人曾是太上皇的乳母,太上皇很是关心甄太夫人,细细问了甄太夫人近况后,才说起旁的事。
    甄贵太妃很喜欢娘家的侄孙女,拉着手看个不停。
    太上皇笑着说道:“让她们陪你在宫里住些日子。”
    甄贵太妃和甄家众人忙谢了太上皇,这事倒是把太后怄着了。好在甄贵太妃还算懂事,让侄孙女去拜见太后和皇后。
    太后没见,但赏了东西。范皇后倒是让人进来了,见到甄氏女那一刻,范皇后有一瞬间晃神,似乎明白了为什么甄贵太妃得宠多年,若甄贵太妃年轻时候和她的侄孙女一样明艳动人,得宠便不奇怪了。
    范皇后说了几句话,便让人离开了,晚间的时候和昭宁帝说起这事。
    昭宁帝好奇问道:“能有多美?难道比林海的女儿还要好看吗?”
    范皇后笑着说道:“春花秋月各有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