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的女眷一被接来,多尔衮既没有先去看看大妃,也没有关注他额娘,反而先去看了女主。
当时那个场面,也是让人久久难忘。
宫中多尔衮的妻妾,只大妃还能忍得住,毕竟她膝下有子,又是嫡福晋,其她人就不行了。
只是多尔衮就要成为皇帝,忍不住这些人又能如何,大妃也不管,就只能去和太妃哭诉。
要是太妃能管得了儿子,情况也不是现在这样。太妃没办法,只能让多尔衮收敛一些。
除了这出好戏,其他的问题更是不少,就说宫中的各种宫务的处理。
宫中不比外面各家府邸,他们这些府邸,伺候的下人留存的有,却却不算多,很多在清军到来时已经跑了。
她们自己带来的下人也不少,那些留下的下人基本用不上,就是用的上,也只是当个粗使丫鬟婆子。
甚至塔娜这里,一个之前的丫鬟婆子都没留下,她自己带的人手就已经勉强够用。
就算不够,她各处都有庄子,甚至还有铺子之类的地方有人可以补上,犯不着留下以前的下人。
那些下人要走的她没留,不走的她也没撵走,而是一一重新签订了卖身契,然后将人送到了各个庄子上。
都是塔娜明面上的庄子,背地里那些她可不会放心送这些人送去,万一遇到有异心的,就麻烦了。
宫里不比外面好整顿,紫禁城太大需要的人手太多,又不可能将盛京宫中的人手全部带走。
也让宫中的事务必须依靠之前留下的宫女太监,不然根本处理不完。
明朝的宫女太监谁又敢信,万一里面藏着有反心的,那不是麻烦。可不用人手又不够,只能将就着用着。
因此,她们过来京城还不到一个月时间,宫中已经出了好几次事情,多是以前留下的宫女太监造成的影响。
不得已宫中只能又处理了一批宫人,还提前选了一些包衣旗的女子入宫成了宫女。
有些家中父兄还是高官,却因身在包衣旗,就只能入宫成为宫女。
塔娜一直觉得选包衣旗女子入宫做宫女并不妥当,那些女子很多家室不差,心里怎么可能没点野心。
放在宫中,不是增加妃嫔数量。还不如选再旗的家中无人为官或者父兄官职很小的女子。
这些的女子大多数心里都没什么野心,当然会有例外,这个不消说。
想到宫里的乱象,塔娜就庆幸,自己府中没留下任何一个前一任的下人。
塔娜一边关注京城中各府的修整情况,一边还要看着三个孩子。
幸好三个孩子都已经启蒙了,有了夫子管束,倒也不用她太过操心。
夫子是塔娜早就请好的,这次也跟着一起来了京城,给三个孩子教学。
至于京城中情况还算可以,都不像宫中那么乱,已经恢复了一些之前的气氛。
而宫中出现过一些混乱,却也没什么大的影响,不得不说多尔衮这个福晋手段厉害。
很快就到了年末,差不多整个中原都落入了满人之手,只有一些地方还在负隅顽抗。
这次满人没有接受异性王一说,自然之后有少了一些事情。
这次年节,多铎赶着过年之前回了京城,其他军队也各自有人回京,当然也有继续待在战场的。
回到京城后,多铎看着大变样的府邸,心里惊讶却也忍不住赞叹。
整个府邸的布局规格没问题,可处处都是风景,想要修建这么一座府邸可不是易事。
他也知道原本的府邸就很精美,只是比之现在可是差了不止一筹。
塔娜看着多铎的惊叹,心里很高兴,虽然不是她布置的,也不是她看着修的,可是图纸却是她提供的。
没有她提供的图纸,可弄不出这么漂亮的府邸,就是有些费银子。
幸好多铎打仗收获不少,才能让她有钱任性。
建造这么一个府邸,塔娜光是材料的费用就花了小二十万两白银。
其它各处的器具人力等等花费也不少,算下来差不多将近五十万两白银。
也是多铎家底后,才能让她这么造。
当然,修建府邸时,塔娜还修建了一些密室,这些密室修炼的很隐蔽,没她指出来,可不是那么容易找到的。
倒也不是她想坐什么,不过未雨绸缪罢了。
这些年她收养了很多战乱中的孤儿,大的培养培养在外面做事,温凉等人手段足够,倒也不担心背叛后造成她的损失。
不超过一岁的婴儿,送到庄子上养起来,她府中很多伺候的人,就是这么来的。
这些人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来历,塔娜同样也不知道,每次收养的孩子,都会分开送到其他地方养大。
且她们身上都没有明显的印记,那些有印记的不论是先有的还是后有的。
都不会送到她这里来培养,免得之后还要处理后续问题,太麻烦。
也是这些可以新人的人手,塔娜修建府邸才会这么快速。
当然密室除了塔娜身边用过忠心符的人,可没其她人知道。
即便是她培养的人手,也不能保证一直忠心于她,当然不能完全信任。
好在有管家在,塔娜想要什么,想做什么,只需要吩咐下去就行,完全不用操心如何去做。
想到这里,塔娜更是庆幸多铎没成为大汗,要知道管家是男子可进不了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