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2章
    “阿舒……”施蒲柳赶紧抓着叶以舒的衣袖轻轻扯了扯。
    叶以舒嫌恶心,放了筷子道:“怎么?我说错了?”
    他又转头问:“爹,卖稻子的银子你给奶了吗?”
    叶正坤老实道:“给了。”
    叶以舒嘴皮一扯,冲着老太太道:“奶,这地里的活儿都是我爹忙上忙下,小叔跟个废物似的下个地都不中用,您说这余下卖了粮食的钱是不是都该我爹自个儿收着?今儿给您那些就当给您的孝敬钱了您说可好?”
    李四娘一听,那还得了。当即破口大骂:“叶以舒你少在这儿满嘴喷大粪!老娘的田,老娘的家当,怎么可能给你爹!”
    叶以舒淡淡道:“哦,我爹就不是你儿子了。”
    “我给不给我儿子关你什么事!你个搅事精,少在家里离间我跟你爹的关系!”
    “就是。我说舒哥儿啊,你都还没出嫁呢就往里爹口袋里刨银,你一个小哥儿能用什么银子,要用,也是豆苗用。”
    金兰瞧叶以舒这架势,还以为他今日非得从老太太这里咬出银子。
    粮食得是叶老大去卖,两个老的搬不动,他家那个在外面做生意又不在。到时候那银子说多说少,还不是老大说了算。
    不能让这小蹄子鼓动老大干这事儿,也不能让老太婆同意!
    金兰这才刚往外一跳,叶以舒便气笑了。
    “给豆苗?我给豆苗卖一匹布做衣服老太太都能硬生生地抢走,小婶你这不是说笑话吗?”
    金兰道:“余下的给了你爹才是笑话!你以为老叶家的就你爹一个儿子,还有你小叔,我相公呢!”
    叶以舒嗤笑:“你相公?你相公拿着银子就去逛青楼,给他还不如给头猪。”
    “你放屁!看我不撕烂你……”
    “行了!”老头儿进行每日经典项目,拍桌。
    叶以舒顿时将气势一收,跟个没事人一样坐在桌前。倒是金兰跟李四娘,那才叫气啊!
    气得人直哆嗦。
    这小贱人就是故意的,就是故意闹得饭桌上不安宁,好让她们吃不下饭!
    金兰也确实吃不下了,将筷子一扔,人就走了。
    砰的一声,西厢房的门被摔上。
    叶以舒:幼稚!
    不过他心情好,搅和了两老的心情,今晚可以睡个好觉。
    再看他爹娘,很好……在日积月累的饭桌博弈上,他爹娘早已经适应。能吃得下饭就好。
    不过看他娘,只夹身前的菜,相必也是被他奶恶心到了。
    下一次,得让老的注意卫生。
    *
    再说金兰,关门进屋之后就不可避免地想到刚刚叶以舒说的那句话。
    什么叫拿着银子去逛青楼?
    他家相公几天前缠着那老不死的要了五两银子,说是去做生意,要个几日就回来。
    从前也不是没这样的事儿,做生意有赚有不赚,但总体来说也没亏本。所以她一直觉得自己丈夫还算是有点本事。
    可她同样知道,外面的花花世界吸引人,尤其是男人。
    叶正松要是去了,要是……
    不对,不对!她不能被叶以舒的话套进去了!他分明就是在离间他们夫妻俩。以后要是他们闹得不安宁,就被叶以舒看了笑话。
    金兰在床上翻来覆去,刻意忽视着,倒心中也安稳了下来。
    屋外,叶以舒一家收拾好了该进屋睡觉。
    叶以舒立在篱笆边,看豆苗抓萤火虫。
    他瞧了一眼篱笆外面,又跺跺脚,拍打着绕着他飞来飞去的蚊子道:“萤火虫不是每晚上都有,你抓来干什么?”
    “金宝想看。”
    “想看他出来看不就是……”叶以舒说着一顿,“金宝今晚上好像没回来。”
    豆苗抱着竹筒点点头,道:“豆苗一个月只能玩儿几日,今天又去他外祖家念书去了。”
    “晚上就不能出来?”叶以舒跟小叔小婶不对付,他也忙,所以也不太关注那常常被送去他外祖家的小家伙。
    豆苗道:“晚上照着油灯也是要背书的。”
    叶以舒揉了揉小孩脑袋道:“那你想念书吗?”
    豆苗抱着竹筒仰头,萤火虫趴在竹筒底部,莹莹黄色光芒闪烁,映照在他没多少肉的下巴上。
    “大哥,你不是教过我吗?”
    “那我换一种问法,你想考科举,当大官吗?”
    豆苗皱眉,竹筒没盖盖子,萤火虫渐渐往上飞。轻飘飘的,如云雾腾起,梦幻不已。
    豆苗慌忙用手盖在竹筒上,眼里倒映着光。
    他扬起笑脸,纯正又稚嫩道:“大哥哥,我要跟着你学打猎,不考科举,不当官。”
    “为什么?”风徐徐,吹动叶以舒的头发。他勾起一缕,别在后头,声音是从未有过的温和。
    豆苗道:“因为……因为能吃肉,能赚钱。”
    叶以舒轻笑一声,两手抱住他的脸,跟捏橡皮一样揉搓两下,然后挤着他脸道:“行,你想学什么就学什么吧。”
    “大哥哥你怎么跟包子他们爹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
    “包子他跟我说,他爹经常在家里念要不是家里没钱,肯定送包子去读书。然后说那些好好读书的人以后就是大官,光宗耀祖!”
    叶以舒道:“当大官哪里是那么容易的。”
    抛开那人中龙凤,钟灵毓秀之辈。绝大多数都必须得勤学苦读,悬梁刺股。多的是那一坐就是数十年冷板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