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臣出来道:“会不会是戕人本就有意往中原劫掠, 如今只是以碌王的剿匪当个名声?”
他们也不认为碌王能?强到这?个地?步。
林清安道:“戕人大单于年过?四旬,于戕人来说已是老迈, 最近两年,他已开始着力?于培养儿子。”
“……”
年过?四旬,意思是四十?多?。这?种年纪在富贵人里算是壮年,但在平民里就算是长者?了。在草原那地?方, 即便贵族年过?四十?也是高寿了。再不谙边务的都知道, 草原最老实的时候, 就是他们当权者?新旧交替的时候, 运气好甚至十?几年都边疆太平。待新人上位了,大梁这?边才需要?警惕。
“碌王到底杀了多?少人?”有大臣下意识问,问完了他被自己突兀的声音一惊。
“两年前, 禀州都指挥使?方灭虏,便是因剿匪有功, 调任昌辉卫指挥使?。其在职八年, 总斩首一万两千,最多?斩首两千。”答的依旧是兵部尚书林清安。
北胡三州的武将?,要?么在努力?活命, 要?么就在努力?积攒军功,朝外跳,这?位方灭虏就是跳出来的成功者?。他八年杀了一万二都没招惹来戕人的大部落围剿,碌王直接把老老实实带儿子的大单于给招出来了。
但碌王到底杀了多?少人?还是没人清楚。
两日后,又有急报到,这?次带来的是今年一月,碌王进入草原之后的大致情况。
大臣:“……碌王不会是连年都没过?吧?”
“应该是。”
看着这?几份急报,众人发现,其实他们最关心的两个问题,之前的急报已经说了——小部剿灭,大部搅散。
这?就是碌王干的事?情,五百人以下的小部落,直接剿灭,劫掠人口、牛羊马匹与?财物。五百人以上的部落,打散之后,剿灭,与?小部落同等待遇。
“族灭小部无数,千人至五千人之小部落已知有二十?许,另有大部已知三家。”
文臣武将?看着这?几份奏报,都觉得太假。
人能?干出这?种事?来?
碌王去年才十?八,算上从京城到碌州他一路上赶路的时间,他到碌州还不到一年。
连林清安都开始怀疑自己之前的判断了,同样开始思考,是不是戕人早有单于继位,这?是打着碌王的旗帜来劫掠了?商量了半天,大臣们决定“备战”。
无视碌王,任他自生自灭,自行备战。
但无视一个藩王不好听,所以就干脆不提了,当这?个人不存在。他们自顾自开始调兵,防备戕人的十?五万,甚至更?多?的胡人攻破三州破烂城防后,进入中原。
也不是他们心狠,实在是碌王……他已经自己带着五千骑兵,迎战去了。五千,根据战报,其中只有一百来人是他的护军,其余“收拢之勇士,且有女子”,这?在各人的想法里,就一群散兵游勇。碌王就带着这?么一支队伍,找人家戕人的十?五万大军去了。
所有人的心中,都认为他已经死了。没死就是找个地?方藏起来了,那大战之后,他也得“殉国”。闹出这?么大的事?情来,断然没有继续让他当藩王的道理了。
近三个月,各卫所的将?领、士兵、军械、粮草,基本已经补充到位了。这?种调动,已经很快了。但别说京城,就是全国各地?能?聊两句的人都在奇怪——胡人这?回怎么来得这?么慢?且军报怎么停了?
“戕人大单于死半路上了?”
李熊没回碌州,押着他的粮食,安安静静守在驿馆里。众人遗忘了碌王,仿佛也遗忘了他。
直到……一封红翎飞入京。
“捷报——!捷报——!”满城尽是捷报声。
“碌王杀戕人左大都尉于伏狮岭!其三万部众尽皆逃散!”
又两日“捷报——!”
“碌王杀戕人大单于!戕人大王子、二王子于绒草洲!杀敌过?两万!”
又三日“捷报——!”
“碌王于贝昂托顿山扎下大营祭天!献俘于天子!祈王夫病愈!”
百姓欢呼,虽然他们是京城,仗打不到他们这儿,可没等他们打,仗就已经胜了,依旧是好事。就是……那个祈王夫病愈怎么掺和进来的?
皇帝和文武大臣:“……”全都处于呆愣状态。
后续各种情报送到京城,这?些大人们才依稀了解了怎么回事?。
伏狮岭杀左大都尉——这?是两个半月前的事?情。
但是,京城里的人当然觉得碌王的事?情越来越假了,北胡三州其中两州的官员身处其中,也觉得这?事?儿……不太真?……
至于碌州文武,他们的心情则比较复杂。他们都以为这?位王爷是以自己的命平息戕人怒火去的。跟随他的男女士卒,也都是死士,完全没想过?回来,怀着的是“我如今每多?杀一个,便多?赚一个”的心态。
所以这?一份最先?的战报,禀州和崎州是想看看后续。碌州看其他两州没报,也给压下来了,想跟着王爷战死、戕人退兵的捷报一块传回去,这?样显得更?悲壮些,能?给王爷死后多?争取些哀荣,或许也能?如王爷所愿,让王夫回京去。
那时候朝廷在调兵遣将?,禀州和崎州的文武在用书信狂骂唐扬和森祈兴,毕竟不能?明面上骂碌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