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大船靠岸了,下来?的?却都?是黑衣黑甲,亮银兵刃的?士卒。他们也没有骑马,包括将官在内,都?各自背着行囊,甩开脚板快奔而上。仅有的?车马,看样子运送的?都?是辎重。
近乎“轰隆隆”的?脚步声,跨城而过?,百姓吓得?哭爹喊娘躲藏了起来?。
但?士兵过?后?,却是秋毫无犯的?,还?留下了十几个士卒,照顾惊吓之下,与家人走散的?孩子。
“这是哪儿来?的?军爷啊?”别看只是过?路没惹事的?这等?小事,对?百姓来?说却是稀奇事。其余士卒过?路,可不?得?沿途薅点?什么走?
“听说是西北少将军的?虎贲营。”
“少将军?是‘那个’少将军吗?”
“就是那个少将军!”
“怪不?得?啊……”
将官不?骑马的?军队,靠着一双脚,却奔袭如飞。
元烈帝拿到了邸报:“日奔袭超八十里……”
从他们的?行军速度看,其实这个超八十里,该写作近百里。
这可是虎贲军上岸后?至少半个月,各地综合上来?的?邸报。换言之,连续半个月天天这么跑。不?是短期的?急行军,是正常行军速度。
元烈帝研究过?兵书,也跟武将学过?兵法,他清楚,行军速度是考验一支军队的?重要标准之一。
是“行军”,不?是乱跑。军队士卒必须保持一定的?结构稳定,统一行动,稳定快速地到达目的?地,最好能在到位后?,立刻投入战场。
元烈帝脸色难看,说句不?好听的?,目前大楚境内,骑兵都?没几支能跑出?这种速度来?的?。
这还?不?是一两天的?冲刺速度,这是持续了半个月,翻山涉水。
要是元烈帝问这些士卒怎么练出?来?的??
老兵答:“给少将军扛滑竿练出?来?的?。”
新兵答:“跟在少将军身后?一块儿跑练出?来?的?。”
小月亮穿着麻衣短衫,背着自己的?辎重——铠甲兵刃和铺盖,以及一大包裹点?心。
就他现在那瘦削的?样子,这一大堆,外人从后?头看,就好像包袱成了精,长出?了两条小细腿在自己跑。
这个“包袱精”的?上头,还?戳着一面红底“金”鱼抱月旗,这玩意儿以后?就是他们的?军旗了。
金色的?大鱼极丑,长身子扭动着,两只鱼鳍夸张地伸展着,贪婪霸道地扒在了月亮上。
这是少将军的?夫……夫君?给少将军准备的?,他亲自画图,找了绣娘刺绣。确实很有些气势。
众人就看着这面旗子,跟在后?头,一路前行。
陀安州,粮食过?来?前,老百姓就听说了事情。
就如太子所想,少不?了人说“粮食本是赈灾用的?,该白给咱们的?,如何花钱买还?算是好事了?”
“这就是有贪官,要贪咱们的?银子。”
“该死的?贪官!”“不?能买的?,买了都?便宜了贪官!”
粮食进城,有大量士兵驻扎在城外,更有陌生的?士兵直接押着粮食进城,更增添了百姓的?敌意与惶恐。
他们刚进城,便有数个小队,各自出?去了,每队都?有两名伙计,且带着一口锣。
“铛铛!”“官营粮店!”“每月低价供粮!”“去衙门申领粮票!”
用的?是当地的?方?言,嗓门够大,锣声够响。
老百姓——“不?买,不?能买,贪官骗咱的?钱呢?”
“其实……还?是能去看看,到底什么价钱的?。”
“……”
第171章 心狠手辣小月亮
171
“要不一块儿去看?看??”“不过, 他们店在哪儿啊?”
“我好像听见了什么……去衙门?领粮票?”“哟,那我可不敢去了。”
一听去衙门?,大部分好奇的人?歇了心思, 但也有少?部分胆子大的人?去了。
这?少?部分人?里, 在走到能看?见衙门?的大门?口时, 又给吓走了一多半——好多士兵在那,都挎着刀,挺胸抬头地站着。
最初走过去的几个百姓, 都是一副哆哆嗦嗦随时拔腿就?走的样子。
后来走过去了才看?见, 有人?举着一团黄色的破布条子召他们过去,问:“领粮票的?”
“啊?啊, 是的。”
“带户籍册子没有?”
“这??买粮食还?得用户籍?”敲锣的人?虽也说了,可许多人?都没记住。
“还?不到市价三成的粮食,细粮的大白米,每人?定?量, 可不得用户籍?”
“不到市价三成?!”
“门?脸在青砖大街第三间, 你们可去看?。但要买, 就?得要粮票。”
青砖大街是当?地店铺最多最好的一条街道, 立刻便有好事?者跑去看?了,那第三间原本是间卖书画的铺子,此刻门?板拆了, 书画古玩都搬出来装箱,粮食却一口袋一口袋地朝里头塞。
店铺一侧的门?板都被拆了, 围了一圈的大柜台。
有人?问, 伙计也说卖粮,但先?交粮票。甚至若没银子,用粮票也可直领一半的粮食。
人?们又看?了摆在那儿的粮食, 果然都是白米,没掺沙子,不见麸皮。这?是其他粮店里卖的上品精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