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66章
    这?个世?界,身毒相比之下更强悍些,目前新崛起的势力自称金鹏王朝,且已经几乎完成了身毒的统一。
    因为距离的关系,之前的倭寇倒是没几个金鹏王朝的人?,西南新地还?向他们购买了大量的稻米。向金鹏王朝输出了大量的盐、布与瓷器。
    就?是因为米买得太多了,金鹏王朝那边传出了“中原在闹饥荒”的谣言。已经(几乎)统一身毒的金鹏王顿时燃起了野心,过去他够不着中原,现在能够着了啊。
    海商给英王送来了金鹏王朝开始备战,剑指西南新地的消息。
    要是别的,英王也不怕他,少?将军留下的士卒可是能打得很。但金鹏王朝,他有象兵。
    第172章 (捉虫) 飞天小月亮……
    172
    英王见过大象, 京城就有象园,元烈帝还?有象辇,新西南的大象更多, 他也知道这些大家伙性格暴躁得很。新西南野象多, 当地人用声音和火焰驱赶, 可一个闹不好,反会让大象朝着驱赶的人过来,那场景可就恐怖了。但驯化的大象, 对于噪音和火焰的抵抗力大得多。
    战象必定比民间用来驮运物?品的大象更沉稳, 这玩意儿不是不能打?,是打?大象付出的伤亡太大了。
    元烈帝接了奏折也愁, 他们打?过战象。但那还?是开朝,高祖皇帝时?候的事了。当时?西南坐镇的,那也是开国的武将。
    缅国见中原内乱,欲来攻打?占点便宜。但他们一直折腾到中原一统, 江山稳定了, 才下定决心?, 跑来攻打?, 于是他们得到了“找死”的写法。
    当时?的西南守将,用的是火牛火马阵。史书记载缅国有过百战象,实际应该只?有二十多头。战象在火牛的冲撞下, 惊恐地四散而逃。
    打?完了,也就完了。缅国国王与国王的两个兄弟, 都死在了这一战中, 以至于缅国分裂,又分裂,到如今, 已几乎不存在了。
    虽说有先人的经验可以借鉴,可是……西南新地牛马稀少。
    西南新地是一块儿狭长地带,靠近楚国的东侧,牛马还?算有些,西侧的新城,虽有道路连接,可九成九的物?资都是靠船运,牛马极其稀少。聚集起来,可能也就十几头?倒是有些用作货运的驮象?可这显然没法跟人家举国之力比啊。
    现在全?力朝那边运,也来不及了。
    牛马运过去后,不是一下船就活蹦乱跳的,它得有适应期,否则腿软脚软,就算给烧成全?牛,它可能都蹦跶不出几步。
    半个月后,捷报来了。
    日常八百里加急的军报投递,就是普通黑衣。若有大溃败,信使可能会系白麻的孝带。若有大胜,信使会扎红巾,马身?上也可能扎红绸。
    元烈帝:“什么地方打?仗了?陀安州?”这时?候还?没想到是西南新地的捷报。
    信使:“西南新地捷报!”
    “好!捷报速呈上来!”这可是大喜。
    他让颛孙大郎南下的圣旨,半月前刚发下去,颛孙大郎此时?可能才刚到西南新地的最前线,这场胜仗不可能是在他的带领下打?的。要么是西南新地又出了名将,要么是英王打?的。无论哪种,都是元烈帝乐见的。
    朝中的忠臣此时?也都到了御书房,在下面等元烈帝看完,他们看二手。
    此时?,京中的各家各户也都知道了有捷报到来,都翘首以盼着真?相。
    看着捷报的元烈帝,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了。
    颛孙大郎确实还?没有赶到西南新地,越熙也没有擅离职守跑去助阵,但这场战争的胜利,来自?颛孙大郎的一个锦囊,以及一船烟花——烟花给战象带去的震撼,比火牛阵更可怕。
    金鹏王不知道缅国国王的经验。他在面对中原士兵时?,大大咧咧,毫无防备,死得也就干脆利落了。金鹏王被甩下战象,惨遭践踏而死。但他浑身?金饰的尸身?,极好辨认。
    随捷报一起送上的,便有其佩戴的一套黄金项链,项链上有一枚鸡蛋大的蓝宝石,蓝宝石表面又有金制的大鹏鸟纹样,其余宝石珠翠无数。
    元烈帝提着项链看了两眼,心?说这金鹏王也有趣,上阵打?仗戴如此沉重的金链子,能打?赢才怪了。捷报递给众臣传阅,元烈帝将信使召到跟前回话。
    “为何不见战俘?”之前打?倭寇没战俘也就算了,毕竟是寇,杀了也就杀了,这两国交战,要是也全?都杀光了,也太不讲究了。
    “战象暴躁,我军不敢靠近,金鹏国的士卒,也都四散逃逸了。臣携捷报出发前,还?未曾有俘虏的消息,但过两天?该会有详细的军报到来了。”
    “哦……”元烈帝点点头,这样就说得通了,确实战象肆虐,不好收拢俘虏。
    谁都以为第二封军报到来,最多五天?。可等啊等,等到元烈帝都想派人去看一看了,群臣都开始议论纷纷,怀疑西南新地的金鹏国来了个反败为胜。一个月后,第二份军报终于送到,跟军报一块儿送来的,还?有一车的战利品——象牙一捆,金银珠宝一箱,大米一袋。
    象牙最显眼,五根象牙用麻绳草草一扎。其中有一根是断的,每根象牙上都有嵌入其中的黄金装饰,显然不是寻常驮象。
    金银珠宝颜色各异,新旧夹杂,有的上面血迹发乌。
    一袋大米是指代,更多的粮食在后续的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