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84章
    大食皇帝的后宫没有封号,却有着更残酷森严的等级制度。看一看一代代皇子母亲出嫁前的名?字,就会发现许多熟悉的姓氏。甚至还有一个妃子嫁了?三代人的……
    现在的这位大食皇帝,是个情种。他虽然按照传统迎娶了诸多显赫家族的妻子,可他最?爱的宠妃是一位罗马女奴出身的女性?(曾经也是一位罗马贵族女性?),五个儿女全是和这位宠妃孕育的。前些年叛乱的王后(其实第一王妃),则是大食顶级家族的女儿。
    随着宠妃的儿女年纪越来越大,皇帝也越来越老迈,各个家族与皇帝的矛盾也越发尖锐。
    再加上?与罗马的战争,双方?不胜不败,但损失巨大。海上贸易东西两方都倾向于直接接触,陆地贸易罗马有了自己的分支路线,大食损失更多。
    大食看似轻松,其实?内忧外?患反而是三个国家里最?严重的。
    王后叛乱被镇压后,其家族被其他家族分食,暂时压制了?这种矛盾,但这是不够的。
    且,虽然罗马意图攻击大楚,罗刹已经伸过刀子了?,可与这两国的矛盾反而很好解决,和他们?贸易就行了?。大食才是目前阶段,大楚最?大最?难调和的麻烦。大食影响到了?大楚的正常对外?贸易,攻击落单的商船,以联合护航为名?,限制大楚水师的航行范围。
    大食皇帝必定会找个转移矛盾的目标,劫掠商船、加征过路费都是很好的选择,什么?时候可能抽冷子就要跟新建的南海水师打一场。
    “去,将西南新地的邸报拿来。”
    “是。”
    西南新地的邸报,有部分是英王写的,跟写家书似的,常常会说想家,想父皇,想母妃,会埋怨那边的气?候,有一次说当地有人失踪,结果?是让蛇给吞了?,随信还把蟒蛇的皮给送来了?,看见蛇皮,把元烈帝也给吓一跳,真没想到世上?竟有如此?妖怪。
    元烈帝记得,英王还抱怨过大食的战船经常在他们?附近游弋,派人去问对方?就说是追海盗过来的。当时他还以为是英王大惊小怪,现在结合颛孙大郎的奏折看,这不就和陆上?的投石问路一个意思吗?
    元烈帝让太?监一块儿跟着找,把西南新地最?近一年邸报中与船、海等相关的消息,都誊写下?来。结果?他发现了?一件之前看过就忘的事情——有一艘大食战船搁浅在了?近海,以至于其他大食战船也都过来了?,最?多时围绕附近的大食战船多达十二艘。
    后来潮水上?涨,搁浅的战船脱困,大食船队这才退了?。
    当时看过便忘了?,此?时却汗湿了?背脊。
    真的只是一次意外??
    西南新地……虽有一年三熟之地,又兼如今商贸发达,已经和许多人的利益牢牢捆绑在了?一起。但对于一些老资格来说,又是“弃之无妨”吧?当年倭寇的事儿,甚至也有人说禁海,说沿海之地无甚产出,实?行焦土之策,让倭寇无所得,也就渐渐没了?。
    这不就是“饿绝己身,硕鼠自亡”吗?偏偏如此?说的人还自鸣得意。
    现在这事儿闹出来,这群人还会跳出来这样说。
    元烈帝重新看回颛孙大郎的奏折,确实?颛孙大郎更适合处理这件事。
    越熙小将军开疆拓土还要用打的,颛孙大郎开疆拓土,完全是疆土自己朝他的口袋里蹦,颛孙大郎还要挑挑拣拣。探囊取物?不,举手摘桃。
    可奏折的最?后部分告诉元烈帝,颛孙大郎还想留在陀安州。
    他突然笔锋一转,开始讲述陀安州的水利,树木补种,开塘养鱼,玉米种植等等了?。接着又谈及了?官营的粮店——粮店的粮太?多了?,您看怎么?办?我们?隔壁州也出现了?旱情,粮店要开过去吗?粮店现在已经出了?蛀虫,陛下?您看是不是斩立决?
    他能在陀安州就处理掉大食的事情?
    粮店太?多,再看下?一个问题,他要做什么?,昭然若揭。
    斩立决,自然是没问题的。
    元烈帝给了?敖昱“旱情初现,以官营粮店赈灾”的旨意。
    陀安州旱情绵延近三年,如此?严重的旱情,陀安州非但没出现逃难的灾民,丁口户籍反而飞蹿上?升。虽然诉讼数量也是飞涨,但看着丁口,本地官员的考绩,也都是优——隐户少了?,卖身为奴者少了?,外?嫁的少了?,抛弃子女的少了?,溺杀婴孩的少了?。且分家的虽然多了?,但乐意赡养老人的,反而多了?。
    毕竟,每个月领取的粮票,即便不去买粮也能直接卖掉,或当做钱花掉。
    女孩子的出嫁年龄抬高?了?,生育率不降反增。
    敖昱在写《官营粮店手册》,其中各项规章细致到让苹果?醋都龇牙。
    苹果?醋【宿主,这样的规则限制是不是有些太?严格了??】
    敖昱【官营粮店是百姓救急的最?低保障,它被称作‘店’,却不是商铺。它建立的初衷是稳定的供应,不是获得利润,更不是发展壮大。并且我还必须限制后来者从中盈利,虽然现在经营粮店的是一群聪明人,但未来,‘笨人’才适合粮店的岗位。】
    【啊!】苹果?醋又双叒恍然大悟【谢谢宿主解惑。】
    笨,不是蠢,是拙,是脑子没那么?灵动,想法没那么?多,缺少野心与上?进心,只喜欢安稳踏实?,朝九晚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