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76章
    手上鲜红一片,湿漉漉的。裴宥山抬手,看到大片的血迹,眼眶又红了。陈淮疆背上的确疼,但他已经习惯了,反而安慰裴宥山别担心。
    两个人抱成一团,着实不像样子。穆王冷哼一声,让他们站起来,问道:“你说要离开王府?我只有你一个儿子,培养你数十年,你以为这个担子,是能轻易撂下的吗?”
    对此,陈淮疆早有想法。
    “父王还有沛儿。若沛儿长大,贤能有担当,也是世子之选。”赶在穆王发火之前,陈淮疆道,“表姐能以女子之身册封郡王,沛儿是您的女儿,不会比表姐更差。”
    “你倒是主意正。”穆王冷笑,指向裴宥山,“我看你没有说的那般怨我,都是为了他吧?”
    乍然被点到,裴宥山有些紧张。陈淮疆道:“我若说我真的怨您,又如何?”
    穆王一噎。
    他从未觉得,自己对陈淮疆的要求严苛。做皇子时,他也曾被先帝寄予厚望,过的日子和陈淮疆没什么区别。大宁国的皇子全年无休,生辰那天都得上学,他至少还让陈淮疆过生辰和过年进京时休息了。
    气氛有些僵持,谁都没有说话,裴宥山怕穆王真的被气到,也顾不上许多了,连忙打圆场:“王爷,世子没有真的怨您。世子,王爷也是为您好的。”
    陈淮疆知道他想缓和气氛,嗯了一声。穆王见他服了软,心里有些惊奇。
    刚才那个对他都梗着脖子挨打的儿子,突然变软和了?
    思至此,穆王看向裴宥山,眸光有些复杂。
    “他说的对。”穆王对陈淮疆道,“你以后要多听他的话。”
    虽然语气还是严厉,但陈淮疆能感觉到,穆王没有刚才那么生气了。
    “你们先回去吧,让我想想。”穆王摆摆手,似是有些疲惫。穆王妃还没反应回来,含泪拉住陈淮疆的手,“淮儿,你……真的要离开王府吗?”
    她刚找回来的儿子,怎么又要走啊!
    面对母亲,陈淮疆就没那么倔了,拉着裴宥山跪下,温声道:“母妃,父王,即使我不是世子,也会在您们身前尽孝的。”
    说完,他又行了一礼,拉着裴宥山告退了。待人走后,穆王才缓缓叹了口气。
    “都怨你,将淮儿逼走了!”穆王妃此时也有些埋怨了。穆王没回答,冷哼一声,还是不太愿意承认自己的教育方法有些问题:“和我有什么关系,他倒是个情种!”
    说完,他看着孱弱的穆王妃,想到自己也只娶了一个妻子,又是一噎。
    真是他的好儿子,各方面都和他很像!
    想到陈淮疆刚才的话,穆王倒觉得他的提议没什么问题。想到如今年仅五岁的女儿,穆王松了口气。
    现在改变教育方法,也许,还来得及。他不能再让女儿也埋怨他了。
    “去把沛儿身边的年轻侍从都调走,不许派和她年岁相仿的人伺候了!”又想起一例前车之鉴,穆王连忙吩咐下去,“不行……年岁相仿的女孩儿也不能派过去,以后沛儿身边,只许让婆子们伺候!”
    回到雁雪阁,裴宥山先让人送了热水和伤药过来,让陈淮疆洗漱上药。
    跟他们回来后,徐奉就回自己的下人房去了,一言不发,也不知道他考虑的怎么样。裴宥山本来还想问他考虑的如何,但现在陈淮疆的伤要紧,也顾不上许多了。
    “我觉得,父王不会同意我们离开的。”裴宥山嘟起嘴。
    陈淮疆老神在在道:“父王会同意的。我了解父王。”
    就像他和穆王性格相似一样,他知道,穆王一定会同意他的请求的。
    洗干净身上的血迹,府医也把药送来了。不是府中平时备着的伤药,陈淮疆拿起来看了看,是穆王平时赏给下属们的药,效力更强。
    “这是王爷命我送来的。”府医笑着道,“王爷还有话要带给世子。”
    陈淮疆洗耳恭听。
    “王爷说,女公子成年前,您依旧是世子。若是女公子及笄,德行出众,王爷会想办法,改立女公子为世子。”府医虽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仍尽职尽责地传话。
    “我知道了。”陈淮疆笑笑。
    他背上的伤严重,裴宥山给他伤药时,觉得自己看着都疼。旁边一直传来嘶嘶的声音,裴宥山抬头,瞪了柏康一眼:“康大哥,你别出声了?”
    “王爷下手真狠啊。”柏康呲牙咧嘴地说。
    他看了一会,问道:“世子爷,您真要离开王府啊?”
    他也是清楚陈淮疆从前对世子之位有多执着的,不敢相信他说放弃就放弃了。
    陈淮疆嗯了一声,对他招招手:“柏康,你过来。”
    “虽然父王那么说,但……也许哪天,我就不是世子了。”陈淮疆淡淡道,“你才能出众,只在穆王府做一个侍卫,是屈才了。我这里有两个选择给你。”
    意识到他要说什么。柏康屏息。
    “如果你想留在容城,做一个小官,我可以让你去父王麾下,从一个小兵或小官做起。还有一条路——”他拿起手边的信封,“这是一封举荐信。你可以拿着它去京城找五皇子。他会为你安排。京城机会更多,但天子脚下,更为危险,你自己选吧。”
    柏康看着那封信,眼睛都直了。
    陈淮疆清楚,他会怎么选。
    果然,柏康颤抖着双手接过那封信,跪了下来:“多谢世子大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