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北宋穿越指南 第702节
    “轰!”
    “阿生,阿生!”
    全场呐喊声响起,不少观众激动得站起来,很明显这接球的是个明星。
    朱铭已经半年没来看球了,搞不明白什么情况,随口问道:“阿生是谁?”
    身边妻妾多不知道,只有郑元仪说:“我陪娘娘来看过几场,都是被李待诏拉来的。有一场也这样喊后来问了问,有个叫李阿生的踢得极好。”
    这个李阿生就是球头(队长),对面的左右竿网(左右后卫)一起围堵,甚至散立(自由人)也冲过包夹。
    李阿生连忙把球传出。
    正挟(前锋)接球传给副挟(影锋),副挟摇晃过人,又把球传给跑位过去的李阿生。
    新规则设立了禁区,只有进攻方的球头,以及防守方的左右竿网可以进入禁区。并且,禁区之内不能再身体接触,只能用其他方式进行干扰,否则半空中只有篮筐大的球门怎么打得进?
    同时,球头在运球进入禁区之后,皮球不能再落地。一旦皮球落地,就判进攻方丧失球权。
    整套规则,就一大杂烩。
    朱铭非常不喜欢宋代蹴鞠方式,全程皮球不能落地,为此制定了双方球员不可身体接触的规则。技巧性倒是很高,但对抗性实在太弱。
    而东京的足球运动员,也非常不喜欢朱铭的规矩,认为朱太子那种踢球方式过于野蛮。
    双方折中融合,即变成现在的四不像。
    反而是在军中,完全变成现代足球,那打起来才叫激烈呢。
    只见李阿生用身体各个部位,颠着皮球不断移动调整。对面两个防守球员如临大敌,他们不但要干扰进球,还得防止身体接触,如果李阿生带球撞到他们,反而属于防守方球员犯规。
    “刷!”
    一球飞出,应声入洞。
    全场欢呼。
    以前的球门有十米高,现在变成五米,对蹴鞠高手来说太容易了。
    朱铭却感觉很没意思,禁区内的对抗性太差。
    朱铭把白胜叫来:“告诉四大社、六小社的十支球队,他们平时怎么踢球我不管。但只要是在这里打比赛,必须按照军中蹴鞠的规矩。另外在元旦之前,把这里的球门改了,改成军中那种贴地的大球门!”
    “是!”白胜对此无所谓,他又不喜欢蹴鞠。
    在朱铭的百无聊赖当中,一场足球赛终于打完,接下来又是一场马球赛。
    金国使者非常喜欢这玩意儿,他们看得眼前一亮,决定回国之后也搞马球。
    马球赛结束,才真正进入正题。
    场中竖起许多箭靶,朱国祥派人给各国使者传话,问他们是否派代表上场骑射。
    最先上场的,是西夏代表。
    这是一个叫往利重信的年轻人,他去场边选了匹好马,用自带的弓箭进行射击。
    规则是从场边打马奔出,至第一个箭靶时,必须奔驰出一定速度。每隔二十米竖有一靶总共设立了十个箭靶,而且中途不能让马儿停止。
    往利重信第一箭即射中十环,第二箭射中了八环,看样子西夏使节团早有准备。他们早就打算参加春天的御射大会,只不过现在提前到冬天而已。
    可惜第三箭乱了手脚,马速越冲越快,又腾不出手去勒马减速,竟然来不及拉弦射得脱靶了。
    十箭射完,共计五十七环。
    往利重信垂头丧气回到观众席,他一时大意,没有仔细思考规则,临射之时搞得手忙脚乱。
    “撒八,你去。”完颜宗辅说。
    辽金两国叫撒八的非常多,这位却是纥石烈撒八。
    此人还不到三十岁,少年时期曾随阿骨打征战。由于连续五代跟完颜家族通婚,两部关系非常密切,整个纥石烈部都是世祖系的支持者。
    纥石烈撒八却是骑乘自己带来的战马,双腿轻夹马腹,战马缓缓加速。
    既不冲得太快,免得反应时间不够。
    也不跑得太慢,否则就算射中了也会遭到耻笑。
    连中两个十环、一个九环、一个八环。
    而且这厮吸取西夏使者的教训,将身体前倾在马背上,用持弓的左手顺带勾着缰绳,一边射箭一边注意控制马速。
    总计,八十四环!
    射完之后,纥石烈撒八来回纵马奔跑,手里举着桦木弓耀武扬威,甚至专门跑去西夏使节团那边溜达。
    西夏使者脸色铁青,显然是被恶心到了。
    金国使者却是面带微笑,对纥石烈撒八的表现非常满意。
    “咚咚咚咚!”
    鼓声响起,大明箭手出场。
    南方来的将领,去年在河北打了一场,大部分都回去担任驻防军职务。
    唯独杨再兴被留下来,系统学习军事理论,一边学习,一边协助编撰军事教材(其实是打下手)。
    他平时一有空,就跑来天驷监牧场练习,骑射技艺变得越来越精湛。
    一连三个十环,有靶吏即时举牌,把金国使者看得惊讶不已。
    连中十环不难,奔马骑射也不难,但奔行之间连续骑射,这个难度就有点大了。
    总计八十九环,比纥石烈撒八超出了五环。
    “好!”
    现场观众连连喝彩,杨再兴每射出一箭,观众席就爆发出震天欢呼声。
    对于他们来说,今天的票价真值当,不但能看两场球赛,还能看到大明箭手力压藩使。
    朱国祥微笑道:“文武百官及其子弟,有意骑射者皆可上场。”
    皇帝发话,许多会骑射的汉家儿郎,纷纷跑去场边排队选马,就连李邦彦都上场凑热闹。
    朱铭起身离席,走过去对完颜宗辅说:“一起上场练练手如何?”
    完颜宗辅拱手道:“恭敬不如从命。”
    “太子亲射!”
    “太子亲射!”
    “咚咚咚咚咚!”
    眼见太子亲自登场,战鼓敲得格外起劲,鼓手恨不得把鼓皮给敲破。
    完颜宗辅的心思,却不在比试骑射上。
    大明今天表现得很强势,连朱太子都要露一手,议和谈判恐怕不好谈啊!
    第720章 这也叫骑射
    聚宝盆被牵过来,看到朱铭有些兴奋,绕着主人不停转圈,然后脑袋探往侧腰直蹭。
    “你这鼻子越来越灵了。”
    朱铭解下腰间口袋,抓一把豆子摊在手里,聚宝盆立即伸嘴巴去吃。
    这匹马儿已经十六七岁,其实不算太老,刚刚告别壮年期而已。
    精心照料的战马,有极个别甚至能够服役二十年。
    只要朱铭住在东京,每个月都会去天驷监牧场几趟。一来亲手喂养自己的几匹战马,二来也是练练骑射,防止自己的武艺生疏。
    完颜宗辅牵着自己的战马过来,认真打量挨着朱铭吃豆子的聚宝盆,说道:“好马,可惜年纪大了。”
    朱铭笑道:“它的身体依旧矫健,你怎么知道已经老了?”
    完颜宗辅说:“战马过了十五岁,门齿长得很快。太子的这匹良驹,门齿比壮年马更长,但又还不是特别长,年龄应该在十五到二十岁之间。”
    “眼力着实不错!”
    朱铭由衷称赞,随即又故意挑衅:“哪天我提兵杀到金国上京,阁下若能献城速降,可封你做一个养马侯。”
    完颜宗辅心头狂怒,却丝毫不展露出来,只说:“今后之事,今后再说。太子可要先射?”
    朱铭说道:“客人先请。”
    完颜宗辅持弓翻身上马,他手里那把宝弓,应该是来自辽国的战利品。
    金国弓箭多为马步两用,弓身相对窄短秀气,拉力其实并不强,便于骑马速射。但其箭头细长,飞行距离大,穿透力较强。
    契丹弓的弓身则更宽些,拉力更足,悍将们用起来颇为顺手。
    弓箭没有最优秀的,只有更实用的。
    比如宋弓由于耕牛宝贵,北宋已允许用羊筋制弓。这玩意儿虽然威力不如牛筋弓,但受到底层士兵的一致好评。它对士兵的臂力要求不高,可以结合宋朝人口优势,大规模编练弓箭手部队。
    后世清弓那是非常牛逼,但到了南方却不怎么实用,日常保养属于最大的问题。
    完颜宗辅骑马奔出,第一箭就射中九环,第二箭又射中八环,第三箭再中九环……
    对于一个不常上战场的贵族来说,这個成绩已非常不俗。毕竟,他的比试对象并非杨再兴,而是同样养尊处优的朱太子。
    十箭射完,总计七十六环。
    完颜宗辅骑马奔还,甚至让人收起箭矢,全部放回自己的箭筒中。
    他跑去朱国祥所在的观众席拱手,随即来到朱铭前方驻马而立,俯视站在地上的朱铭说:“献丑了!”
    此举有些无礼,但非意气之争,而是在展示武力之后,表现出自己的强硬姿态。
    背后的隐藏含义嘛,说穿了就是金国不怕打仗,实在无法和谈那就奉陪到底。
    大明的文武百官们,见状都颇为气愤,还有闹着要跟完颜宗辅比摔跤的。
    朱铭微微一笑:“拿我的兵器来!”
    只见一个侍卫抱着长盒奔至,白胜打开盒盖拿出兵器,恭恭敬敬捧到朱铭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