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3章
    屈同尘越说越加得意洋洋。
    席珏将一套华服送来,叮嘱屈同尘照顾好裴展,三天后进行台主继位大典。
    这华服是用银线编织而成的镶满了珍珠的长袍,即使是昏暗的光线下依旧波光熠熠。
    大典当天,众人一齐聚于须辞台台观前,庄严肃穆。
    裴展身穿华服走上一节节台阶,在所有须辞台师兄弟的目光中走上神坛,转身面向大家。
    金光洒在裴展的脸上,勾勒出姣好的弧线,仪态端庄,眉清目秀。
    裴展与众人之间架起一樽铜鼎,一个独眼祭司端着一个木匣走上前来,将匣子打开。
    瞬间金光四溢,光芒散去,匣子里生出蓝色液体。
    祭司将蓝色液体倒进铜鼎之中,瞬间火焰腾空,足足三丈高。
    “风、火、水、土、龙吟九天、灵魂安息……”
    祭司用抑扬顿挫的音调向天吟诵,伸开如同白骨的手指去抓取火焰。
    裴展的脸在火光的照耀下蒙上一丝神性,他看着台下的众弟子长老,暗自决心,须辞台的一切由他来撑起。
    礼成,众人跪地俯首,一齐道:“台主日月成瑞。”
    裴展道:“起身。”
    于众人之间,冲出一位身着水蓝色广陵大袖衣男子,跌跌撞撞的奔上前去。
    台下各长老弟子一阵慌乱,眼见那男子将要扑上前去,屈同尘眼疾手快,扯住该男子衣袖。
    这男子不懂用武,只是用手在空中挥舞着,像是受了惊吓一般,全身发抖。
    他低头狠狠咬了屈同尘一口,冲出他的阻拦,无视一切障碍往前冲,往上爬。
    燃起熊熊巨火的铜鼎被撞倒,蓝色液体流经之处,火焰丛生,灰烟滚滚。
    飞鸿踏雪脱手插进地面,生出一道冰墙,将众人与火焰隔离开来,火势渐小,最终熄灭。
    众人缓过心神,好凌乱的衣物,屈同尘一脚将那人踹倒在地,他蜷缩在地上,双手握成拳头,护在胸前。
    裴展上前将他扶起,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男子约莫二十多岁,面容清秀,即使灰头土脸依旧给人一种书香子弟,彬彬有礼的感觉。
    那人在裴展的搀扶下从地上颤巍巍的站起身,目光一直盯着地面,不敢抬头。
    “让你说你就说啊。”
    “好了屈兄。”
    一位长老将男子与裴展分开,为了防止裴展受伤,便抽出长剑防卫在二人中间。
    “回堂中吧。”
    众人听令,跟裴展回到堂中。这是裴展第一次坐上大堂正殿的椅子,心情复杂。
    一长老问男子:“为何上山?”
    那男子依旧讪讪的,不敢出声。
    “不用紧张,发生了什么,说出来。”裴展道。
    他抬起眼眸,面上紧张之余多了一分愁绪:“在下名为喻平生,我家在须辞台脚下的千钟庄,我来此是逃命。”
    众人不解,窃窃私语。
    屈同尘道:“逃命?”
    他哆哆嗦嗦的说:“庄里来了一群道士,说是为了超度,把人放进蒸锅。”
    “吃人啊!”
    “怎会如此?哪里来的道士?”
    喻平生道:“我是半夜里解开绳子跑出来的,他们五天就要超度一次。”
    一长老问道:“已经超度过几次了?”
    “数不清了,很多次。”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怎么会有这样的事?这不是杀人吗!”屈同尘气愤的说道。
    喻平生点点头:“可是村里的人都像是受到了蛊惑一样,还有父母争先恐后把孩子送过去的。”
    裴展问:“那些上过蒸锅的人去哪里了,怎么还会有人继续加入呢。”
    “自然是死了……被吃掉的,我亲眼所见。那帮人对庄里的人说那些进入蒸锅的男女们半年后会怀抱金罐银罐回来。”
    众弟子大吃一惊:“简直是匪夷所思!”
    “岂有此!”
    裴展安抚喻平生道:“你先不必慌张,他们下一次超度是在何时何地?”
    “五天后,不出意外还是在千钟庄里。”
    喻平生跪在地上道:“我本是一家富人的教书先生,他们想为自己的孩子图吉利,把我送到那些道士手里,现在我跑了,我怕那些人为难我爹娘。”
    他抹了一把泪道:“求您帮我,帮千钟庄的百姓做主啊。”
    “好好好,你先起来。”裴展道。
    屈同尘道:“既然裴、台主答应了,那我也去一探究竟。”
    一长老不放心裴展的身体,毕竟他刚刚醒来。
    “台主,这种事你让台主弟子去就行了,又何必亲自动身。”
    “若我不亲自去,又拿什么服众。长老不用担心,有屈兄陪我一同前往,无事。”裴展看了一眼任尘道:“师兄,台里的事暂且交给你打了。”
    “是。”
    裴展将喻平生安顿在须辞台内,了解好更加详细的来龙去脉,次日便和屈同尘上路了。
    按照喻平生所言,出了须辞台往西走,经过一片荒漠,有一片小小的村落,外面用铁墙围绕起来。
    第34章 铜炉造焦尸
    ◎裴展入炉扮新娘,二十七具锁偏房。◎
    裴展和屈同尘停下脚步,在村口张望。
    “裴展,应该是这里吧。”
    裴展按照喻平生所言,往西走穿过沙漠,绿洲之上的村落,村口有一棵百年古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