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18章
    ·
    这时候,邵岭也说出了令牌的用处。
    众多丹师可以随时凭借这些令牌前往城主府。
    城主的手中,保存着各家提供的丹方。
    倘若丹方都没有选中,则可以由城主估价丹方,将相应的资源交给丹师。
    ·
    钟采恍然,这玩意是个凭证。
    他立刻就将凭证收了起来。
    然后,钟采扫了一下芥子袋。
    在这芥子袋里,所放置的资源不在少数。
    只是大略一看,就已经能够瞧见成堆的、各种年份的药材。
    全部都是二级的药材,珍药和普通药材都有。
    大致一数,足有上千种之多。
    同种药材放在一处,每一种都有上百份。
    每一种药材的药力都很充沛,半点也没有糊弄的意思。
    而且,除了药材以外,还有好几个大箱子。
    钟采认出这种大箱子……基本上,都是用作收纳金子的。
    按照这个规格,每一箱里,都会有十万金。
    那么,芥子袋里就共有五十万。
    这箱子上面,还有匣子。
    一般来说,是放玄珠的。
    而这匣子的规格……应当至少也有五十玄珠。
    ·
    钟采暗暗有些咋舌。
    玉蛟城是真的很有钱吧。
    区区二级丹师的比斗而已,他这个头名不仅获得了起码价值几十万金的药材,还获得了百万金的钱财?
    大手笔,真的大手笔。
    更别说,还有五张丹方了。
    哪怕是最普通的三级丹方,估价都会在数万金。
    这合起来……又是几十万。
    ·
    一应奖励都交给丹师后,邵岭的任务就完成了。
    众多丹师纷纷离开。
    钟采毫不犹豫地跳下擂台,也一如此前那样,落在了邬少乾的怀里。
    邬少乾微微一笑,低声调侃:“赚大了?”
    钟采嘿嘿地笑:“赚大了!”
    ·
    最后五日是兽潮攻城之日。
    在钟采、邬少乾回到客院之后,就从向霖的手中拿到了一张告示。
    告示上,正是说明兽潮一事。
    ·
    但凡是城里的修者,都可以参加守城活动。
    兽潮将分为三股,从三座城门来进行攻杀。
    每座城门前的兽群数目一致,但兽群的种类并不相同——实力会是在相近的档次。
    三座城门将分别交给三家防守。
    由三家派人抽签而定。
    其他修者若是想要参与,则可以任选一座城门进行。
    在选定之后,修者来到城门前,从守卫处获得标记,用以记录猎杀的数目。
    守城之后,各外来修者也能得到记分。
    这记分并不计入三大家族,但事后修者们通过记分,可以换取相应的资源。
    ——但是,倘若那一座城门守护失败,在那处获得标记的修者记分就会被抹除,也无法再换取资源。
    第64章 兽潮1
    钟采和邬少乾早就决定要去参与兽潮守城,这时候有告示通知,自然就仔细地看了起来。
    告示上的内容不算多。
    钟采看完后,把它翻个页,也没见到其他话。
    邬少乾笑问:“想去哪一边,帮哪一家守城?”
    钟采很随意地回答:“按这玩意说的,那三家子自己也不知道会在哪一边,咱俩也随便找一个地方去呗。碰上哪家就是哪家。”
    邬少乾很了解钟采,顿时提议:“去最近的?”
    钟采立刻答应:“就这么办!”
    两人将告示收了起来。
    钟采想了想,猜测道:“据说后续可以凭借标记记分去领资源……我估摸着,咱们跟哪家一起守城,最后兑换资源也会在那家。”
    邬少乾点点头:“应当是。”
    按照他俩的想法,城主府肯定是不会出这笔资源的,那么肯定是三家出。而他们既然是分开守城,肯定也是给帮助自己一方守城的修者报酬。
    两人很快洗漱,也聊了几句相关的。
    “兽潮到来的时间也是巳时初,咱俩提前过去吧,也提前做点准备。”
    “也好。”
    “这也是个历练的机会,向霖和钟大他们怎么打算?”
    “此前告示送来,向霖应当已经看过了,自然也会告知其他人。”
    “走之前跟他们说一声,去是不去,随他们自己吧……”
    ·
    次日清晨。
    两人很快起身,才出房门,果然见到了各忙各事的仆婢随从们。
    钟采招呼向霖过来,吩咐道:“兽潮有五日时间,我和老邬过去了。你们自己安排,要是也去,留意各自安全。”
    向霖应“是”。
    这些年来,向霖一直都很能干,也能帮上很多忙。
    现在钟采只要吩咐了他,就没什么不放心的。
    钟采摆摆手:“那咱们就走了。”
    邬少乾也对向霖微微点头。
    接着,两人又一起出了院门。
    ·
    向霖很快将仆婢们、夏江等都唤了出来。
    夏江毫不犹豫地说:“我就不去了。”
    他必然是要贴身保护小主子的,小主子不能去,他也不会去。
    向霖对此并不意外,又看向了钟大。
    钟大很木讷地说:“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