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681章
    等泥傀不再出现的时候,宣秉也会看到天幕、自己所得的记点。
    每一头泥傀所代表的记点数目都不同,天幕上自行记录。
    宣秉也不知道泥傀的具体“价值”,但这些资源可以随意兑换,于他而言就已经足够了。
    属于“白占的便宜”。
    这时候宣秉就发现,在天幕的一角上,出现了一种“参悟时辰”的奖励。
    价值数万记点一个时辰,很是昂贵,乍一看似乎远不如其他资源划算。
    但是宣秉思索过后,却是迅速了然。
    这参悟时辰所能参悟的,应当就是某种来自上古的传承。
    所以在宣秉看来,这是必然要兑换的。
    一应奖励中,除非是特别适合宣秉的,又或者是性价比非常高、能卖出个极好价钱的,余下的记点都被宣秉用来兑换参悟时辰了。
    几乎消耗完所有记点后,宣秉也进入下一层。
    他脚下的土地直接升空,直接将他送入了更高塔层里,面对更多的泥傀。
    这些泥傀开始不仅仅是人形了,而是各种形态,各种攻击手段。
    对付起来自然也更加艰难。
    但是无妨。
    对宣秉来说,仍旧是消耗耐心而已。
    至于战斗力……他对自己也有绝对的把握。
    ·
    师兄弟两人,再加上一头赤火鸾,就这样沉浸在塔层的无数考验中。
    他们需要抓紧一切时间来嗑丹药补充玄力,以免下一层的考验中玄力不足。
    好在每次经过了少则三层、多则五层的闯关成功后,塔中终于会留下一段时间的恢复期。
    闯塔者就需要在这段时间里,用最快的速度调理身心,自我恢复。
    完成以后,就是继续闯塔了。
    接连不断地闯塔。
    ·
    秘境洞府外。
    钟采和邬少乾的生活没有改变。
    期间仍旧也会接待病患。
    很多之前就在救治的病患们因为某些缘故没有完全康复,都在慢慢地调养,或者等待着钟采能抽身出来……他们的情况每过段时间都会有人查看,都很稳定。
    随着时间的推移,钟采也会接下一些炼制七级丹药的单子。
    这些单子上列出的丹药,自然都是钟采能够炼制的,但也终究有一些急需特殊丹药的修者们找上门来,付出高额代价,请钟采出手研究。
    如果是钟采感兴趣的方子,钟采也都挨个儿地接了下来。
    接着,钟采也全都顺利地完成了。
    从此他的名气也越发大了,又有更多的修者慕名而来。
    其他灵仙宗丹师们在这里待的时间久了,也同样进步飞速——他们陆续发现,只要自己等人肯学,而且不打扰钟师弟/钟师兄治疗病人或者研究丹术,他都根本不藏掖,而是任由他们旁观,甚至还会因为他们的旁观而讲解得更加细致。
    尤其是几个六级丹师,收获到的领悟更多,丹术进步也更大。
    有些层次不那么高的修者,没办法求到钟采那里,也会求其他的丹师。
    众多丹师凡是接了单的,都会全神贯注地研究问题,大多数也都可以解决……实在是解决不了的,如果钟采还空着,他们也会过去询问一二。
    然后问题就解决了。
    丹师们获得的进步也同样会更大。
    不知不觉间,又是几年过去。
    ·
    这几日,有战神殿的涅槃强者前来,寻领队说话。
    邬少乾自然是过去听命,就从那位殿主口中得知,洞府中隐约透出一股意念,告知他们洞府即将关闭。
    这殿主通知一声后就立马离开。
    相应的,虽然不确定具体是几天,但毋庸置疑,得准备起来了。
    所以,对于簇拥在周围的其他飞行玄器而言,这属于噩耗了。
    因为战神殿的战船上传出消息,所有的丹师,除了手头的病患以外,都不再接单。
    他们要全心全意地,等待洞府里的弟子们出来。
    尽管很多修者都极其失望,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了。
    灵仙宗的丹师们是为了各自的对象来的,而不是特意搞什么大规模地治疗。
    现在,丹师们的心思,自然也都在对象身上。
    十三年了。
    这秘境开启的时间,比很多修者预想的都要更长。
    如此长的时间里,也不知秘境中是否会发生什么大事,又有多少弟子会不慎陨落在其中……
    丹师们自然是不愿意听到噩耗的。
    但他们也都倏然紧张起来。
    这样的紧张感,就像是当初他们送自己的对象进入秘境。
    后来因为时间流逝,丹师们将更多心思放在病患和提升丹术上,就将担忧压在心底。
    但现在洞府没几天就会打开,那些担忧就再次翻卷上来。
    ·
    钟采和邬少乾坐在船舱里,倒是不怎么紧张。
    其他弟子都有可能陨落,但邬东啸肯定还活着。
    ……就看是怎么活着了。
    钟采端起茶盏,喝了一口,感叹道:“老邬,希望没缺胳膊断腿儿吧。”
    邬少乾附和道:“但愿是完好无损。”
    两人对视一眼。
    他们心中生出了好些个推测。
    钟采说道:“希望出来的时候没有幺蛾子。”
    邬少乾想了想,摇摇头:“恐怕会有幺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