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4章
    程知雨说:“那感情好,江婆婆一定很高兴。”
    程雀感慨:“我还得好好感谢罗律师,不然我哪有心情来这里。”
    之前工厂发生了商业纠纷,刚好罗龙修路过帮忙解决还给诉讼费打了折。
    程雀双目明亮望着孙女:“小雨,你要不要和罗律师试着来往?”
    罗龙修可以说是本市最年轻有为的律师,外在和修养都和小雨适配。
    程雀笑:“你俩的孩子绝对会是高智商高颜值高个子。”
    厨房里的程鹏出来,“爸,你赶紧给他们牵线省的我天天催。”
    提到孩子们的婚事没有一个家长不着急。
    程雀把他赶回厨房:“去去去做你的饭去!”
    程鹏再次怀疑自己是父亲捡废品换的。
    “爷爷,我和罗律师不是一路人。”
    程知雨一般很少依赖直觉,但每次见到罗龙修都觉得不是同类。
    更不可能会在生活和别的方面有共鸣。
    程雀纳闷:“这么优质的男人都看不上,你想一直在警局兼职?”
    罗龙修可以说具备所有女生要的条件,还是说他家宝贝孙女比别人要求要高点。
    “我还是比较喜欢专研工作。”
    果然学叶衣笙她们用工作当借口就是有用。
    李明娜和程鹏端着忙好的成果放在桌子上,“快洗洗手吃饭,相亲以后再说。”
    程雀拉着程知雨起来:“那你可别忘了注意休息。”
    真担心小雨会和叶衣笙一样每天忙得睡不着,到了现在都找不到对象。
    程知雨这才有从被催婚中解脱的感觉,“好。”
    如果有一天可以无所顾忌地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别人赞不赞同都已经不重要。
    重要的是她们从未放弃过彼此。
    然而,现在的她不能抱着这个不成熟的想法。
    高铁站。
    时清衿和车正美拉着精致小巧的行李箱出去,手机群消息响起是宝宁发的公告,说是公司周年庆抽奖征集建议,并八卦了罗龙修疑似有女朋友。
    罗龙修经常来公司帮忙,乐团里的小姑娘大都知道他的名号。
    时清衿没跟着讨论,问:“正美,你要不要住在我家?”
    车正美指着一辆绿色的私家车,露出俏皮的笑容:“不用了,我刚好有个朋友住在c城,让我去打扰你多不好啊。”
    “他来接我了,拜拜。”
    “拜拜。”
    时清衿笑了下。
    车里走出来瘦高的男人戴着墨镜,接过车正美的行李箱,“走吧。”
    被忽略的时清衿从声线和脸型认出这是苏承,看到车正美已经上了车,转身走了一段路看见了叶衣笙和程知雨。
    叶衣笙笑道:“欢迎回来,我们的首席大提琴手。”
    程知雨对时清衿点了头,继续编辑后半部分的曲子。
    在这个夏天结束前希望能把曲子写好。
    时清衿放好了行李箱才说:“你们今天没有任务?”
    “是啊,我和小雨说好了要来接你,为你庆祝嘛。是不是啊小雨?”
    “是,正好有时间约你一起出去玩。”
    程知雨删掉编排错的音符,对上后视镜里的那双眼睛神情平和。
    时清衿有种闪现回到以前的相处模式错觉,“等等,我问下我的同事。”
    她发了消息问车正美要不要去 ,对方很简单地婉拒。
    看来,车正美来这里的理由是为了苏承。
    叶衣笙问:“怎么样?”
    时清衿笑:“她说现在没有时间。”
    叶衣笙“哦”了一声。
    三人在这里闲聊着正说到去哪儿吃饭,程知雨的手机响起:“喂,爷爷?”
    时清衿听到熟悉的铃声愣了下。
    程雀笑着问:“乖孙女,爷爷今天认识了个不错的小伙子,你要不……”
    程知雨无奈:“爷爷,咱不是中午才说了暂时不提这个?”
    程雀看了眼和叶铂分析社会新闻的傅正,“那好吧,爷爷就先挂了。”
    “爷爷再见。”
    程知雨挂掉电话。
    突然很想爷爷这就回工厂忙碌或是休息。
    叶衣笙哈哈一笑:“这个铃声你还用着呢?”
    程知雨:“嗯。”
    叶衣笙对时清衿说:“你是不知道,我俩偷偷看你第一场演出,她就用手机把曲子给录下来当铃声用了。没想到用到了现在,真是专一得很啊。”
    程知雨淡定地解释:“懒得换。”
    叶衣笙的记性有时候真的很好,好到可以让人社死的地步。
    时清衿点了头:“我……都不知道。”
    不知道她们为了她悄悄做的这些事。
    不知道程知雨把《蒲公英恋语》做成了铃声。
    不知道凡事互相主动就能解开很多误会。
    时清衿悄悄打量闭目养神的程知雨,这个人似乎很喜欢隐藏。
    隐藏所有他人可见的一切。
    程知雨感知到不自在的视线,想着维持现状会好些。
    距离吃饭的地方还有一公里的路,叶衣笙吐槽了楼娣的案子:“衿衿,我跟你说啊,楼老板的案子绝对是我办过最得劲的,谢海也是我见过最无赖的!”
    虽然谢海已经被判刑,她还是觉得不够解气。
    楼娣还没有看到儿子的婚礼就死了,谢海不仅没有杀人的负罪感,反而倒打一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