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 第124节
    “你娘走的时候你有印象吗?”
    “有,我就在身边!”许晓兰回答道。
    “她是不是冬天发的病,刚开始常感头晕、反复恶心呕吐,继而烦躁不安。而且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细弱,体温不升,血压降低,呼吸浅速,甚至于下肢也发生水肿?”周扬再次问道。
    “嗯,差不多是这样的!”
    “你娘从发病到去世是不是没坚持多长时间?”
    “好像七八天,具体的我记不太清了!”许晓兰回答道。
    周扬心里有底了,而后说道:“我知道你爹得的是什么病了,不过现在手里没有治疗这种病的药,明天我会进城,顺便会去县医院看看能不能买到所需的药品!”
    “要是能买到,那你爹还有救,买不到的话,那我也无能为力!”
    听到这话,许晓兰顿时泪流满面,激动地说道:“谢谢你周大哥,我…”
    说着,这丫头就要给周扬下跪!
    “不许跪,男儿膝下有黄金…”
    刚说到这里,他突然意识到眼前这个脏兮兮的小家伙是个女孩子,当即改口道:“以后不要动不动给人下跪,知道吗?”
    “嗯…”
    “行了,我先回去了,明天再来看你爹!记得给他注意保暖,这病比较怕潮怕寒!”周扬道。
    “行!”
    第175章 克山病
    刚回到自家窝棚,周亚文就忍不住问道:“你刚才说那话不会是安慰那丫头吧?”
    周扬笑了笑说道:“爸,您觉得我是那种不靠谱的人吗?”
    “这么说来老许真的有救?”
    “不一定,我虽然已经知道他得的是什么病了,但是能不能买到药还是个未知数。”
    接着周扬再次说道:“况且就算是买到了,他的身体情况也不容乐观,能不能救回来还得靠运气!”
    “你真的查出老许得的是什么病了?”周亚文一脸惊讶的问道。
    “嗯,不出预料的话,他得的应该是克山病!”
    听到周扬的话,周亚文皱了皱眉头说道:“克山病?我只听说过有克山县,没听说过克山病啊!”
    周扬随即说道:“这种病很早就有了,最早甚至于可以追溯到清末民初,不过官方调查之后却被定为“时疫”。伪满时期,称其为“北满之奇病”,因多次考察不能确定病因,故以地名命名为克山病,沿用至今。”
    见周扬说得头头是道,周亚文当即问道:“那这个病好治吗?”
    “急性的不大好治疗,死亡率很高,但是慢性的还好。但即便是如此,克山病的死亡率还是在20%左右!”周扬道。
    “这么高?”
    “嗯!”
    “那老许这…”
    “爸,这事您就不用管了,我会解决的。”周扬道。
    “那好吧!”
    至于能不能治好许洪周的病,周扬心里确实是没底,不是说他治不了克山病,而是他不确定老许的身体能不能吸收药性了。
    关于克山病这种病,周扬还是很有信心的,因为前世他就亲自参与了对这种病的研究。
    鉴于这种病死亡率实在是太高,再加上十几年前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又暴发流行该病,所以高层曾指派多个医学院即卫生部直属单位单位,深入到病情严重的黄龙、克山等地开展防治研究。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现场第一手资料,将病死率控制在45%以下。
    后来上面又把克山病列为重点防治的地方病之一,最终将病死率从80%以上控制到20%以下,但依旧没有办法彻底的消灭这种病。
    周扬接触克山病是在1984年,当时国家把克山病的科研工作列入国家“七五”和“八五”科技攻关项目,而周扬作为药物学团队的骨干参加了这次科研项目,最终取得了突破性研究,彻底的攻克了这种病。
    所以治疗克山病到底该用什么药物,就目前而言,还真没有人比周扬更清楚了。
    但是知道归知道,对于一个病入膏肓的人,纵使有灵丹妙药,也不一定管用。
    都说佛渡有缘人,药医不死病!
    对于许洪周这事,周扬只能说尽力而为!
    至于结果,那就只能说是听天由命了!
    …
    一夜无话,第二天周扬同样起得很早!
    今天不是睡不着,事实上昨晚上周扬睡得很香,甚至于一晚上都没有醒来。
    倒不是那些烦人的蚊子和老鼠没有了,而是他太累了。
    昨天一白天他至少走了几十公里的路,又是爬坡上山,又是下沟打洞的,回来之后又给人瞧病,整个人都快累趴下了。
    所以回到窝棚后,周扬是倒头就睡,谁叫都不带醒的。
    但是由于记挂着今天要进城,所以周扬只能早早地就起来了。
    毕竟从东泉农场到化县县城足足有40公里的路程,来回就是80公里。
    以马车的速度,一天都未必能打个来回。
    所以周扬只能早点起来、早点行动,然后争取早点回来
    看到周扬过来了,张汉吾当即迎了过来,笑着说道:“小周你这起得够早的啊!”
    “呵呵,这不是惦记着进城的事吗,所以就早起了些!”周扬笑着说道。
    “你小子老实和我说,你到底是准备怎么解决打井队的事!”
    张汉吾昨天晚上回去想了一夜,却始终搞不清楚周扬准备怎么做,所以现在见面后,直接就问了出来。
    周扬笑了笑说道:“我和云山县水利局的李局长关系不错,我想问问他们能不能帮这个忙!”
    张汉吾皱了皱眉头说道:“他们能行吗?我们化县水利局的那些技术人员也来过了,他们说不太可行啊!”
    “张主任,那些人不行不代表别人也不行!”
    接着周扬继续说道:“云山县水利局的情况我多少了解一些,他们可是连中大型以上的水库都能设计建造得了,打个深井应该没啥问题!”
    “当然了,实在不行的话,我就联系一下在宁市的朋友,让他们帮忙找个钻井队,无论如何都得把井给打出来!”
    向李长青求助这事,周扬早就考虑好了。
    要说眼下哪个部门能管了这事,那非水利局莫属了!
    一来是因为他们足够专业,二来是水利局欠了他那么大的人情。
    自己让他们帮忙,他们也不好拒绝!
    听到周扬这么有信心,张主任当即说道:“小周,只要对方愿意来,其他问题都好说!”
    “嗯!具体情况我现在也说不准,先和水利局那边联系一下再说吧!”
    “行!”
    “对了,我想问一下,咱们化县哪里能打电话?”
    “电报不行吗?”张主任道。
    “不行,电报太贵不说,而且也说不清楚,最好是打电话!”
    对于眼下的电报,周扬确实是有点无语,按字收钱,贼贵。
    人们打电报,通常都是尽量缩减字数,比如周扬前世就接到过家里给他发来的电报。
    当时是家里母亲突发重病,想见外地工作的儿子最后一面,就给他发了一封电报:“母病危,速归!”
    看看多简单,甚至于连标点符号全都省了!
    虽说后来母亲福大命大挺了过去,但是这事却让周扬记忆犹新。
    而求人帮忙打井这种事情,你得说清楚,这可不是小事,马虎不得!
    但是电报才能发几个字,自然说不清楚。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和李长青能通个电话,将事情原原本本的和他说明白。
    张汉吾想了想说道:“县里的武装部就有电话,就是不知道能不能直接打到你们那里的水利局!”
    “打不到水利局没关系,只要能联系得到云山县公安局就行,我那边也有朋友,让他把李局叫到公安局接电话也是可以的!”周扬道。
    听到这话,张汉吾心里暗暗吃了一惊!
    暗道这周教授的儿子到底是啥来头,不但和县里的水利局长交好,而且还和公安局关系不错,怪不得人家有信心解决农场缺水的问题。
    “县公安局的局长是我原来的老连长,我们可以直接到那里找他帮忙,准行!”
    “要是可以的话,那等一下张主任和我们一起进一趟城吧!”周扬道。
    “行,那我们收拾收拾就出发吧!”张汉吾道。
    “行!”
    第176章 去县城
    化县县城!
    上午八点钟,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奔波,周扬等人终于抵达了化县县城。
    之所以这么快就来了,不是因为他们走得早,而是因为走得快。
    周扬原以为张汉吾等人进城是靠马车或者是骑马,但是却没有想到农场竟然有自己的卡车。
    虽然只有一辆老旧的东风卡车,但是这也算是一个不小的惊喜。
    毕竟马车这玩意实在是太慢了,完全没办法和汽车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