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话她不得不说。
免得这些人心里没数,害了福晋。
福晋很在意王爷,王爷却最在意侧福晋,福晋黯然神伤,始终无法释怀。
加之娘家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来烦她,让她寝食难安,这才加重了病情。
倘若福晋能看开这些,上次大病后,就能养好身子了,也不会越来越糟。
只可惜,事与愿违。
“可是……可是她的身子底子原本很好的,她从前在娘家的时候……很少生病。”大夫人有些不敢相信。
就算小姑子生大阿哥的时候伤了身子,再难有孕,可当初还是养的不错的,即便不能生孩子,也不会影响寿数。
怎么就病入膏肓了?
该不会是怕她再上门哭求,故意哄骗她的吧。
“底子再好,也经不起几次折腾。”秋栗摇了摇头。
为什么有人看起来没多大的病,却常年缠绵病榻,郁郁而终?
这就是心中有事放不下,和自已过不去呀。
太医说,福晋如今就是这种情况。
福晋必须放宽心好好静养,才能有将来。
想要静养,就不能被打扰。
这次大夫人求见,她只当不知道,也不许人禀报福晋,是秋穗那个死丫头上报的。
若非如此,大夫人根本见不到福晋。
“我……我知道了。”大夫人点了点头,带着丫鬟离开了。
秋栗望着她远去的背影,有些失望。
大夫人已经知晓福晋病成这样了,竟然连几句关切的话也没有让她代为转达,就这么走了。
福晋在他们心里到底算什么?
秋栗替自家主子感到悲伤。
福晋付出了这么多,娘家人却只知道索取,当真不值得。
一阵冷风吹来,秋栗忍不住缩了缩脖子,抱着自已的胳膊,打了个寒颤。
这天越来越冷了,却一直未下雪。
她抬头看了看天,连忙快步往回跑。
病重的人怕冷。
她得快些回去照顾福晋,让人再多加两个炭盆,再准备汤婆子给福晋,可千万别冷着福晋。
等她到了后,发现秋穗已经安排好了。
算她还有点良心。
“天太冷了,只靠这些还不够,我去和李侧福晋说一声,先给咱们福晋屋里烧地龙吧。”秋栗说道。
“我估摸着,这两天就要下雪了,到时候就能烧地龙了,你现在去求,侧福晋未必会答应,还要遭人白眼,我劝你别去了。”秋穗撇了撇嘴道。
“试试吧,我担心福晋撑不住。”秋栗说完,一边搓手,一边往外走。
她到了李氏住的春汀院后,等了小半刻钟,才被叫进去了。
“奴婢给侧福晋请安。”秋栗福身行礼。
“起来吧。”李氏语气淡然。
“谢侧福晋。”秋栗站起身,一脸恭敬道:“启禀侧福晋,我们福晋病的厉害,总觉得浑身发冷,屋里虽放了几个碳盆,又备了汤婆子,却也不顶事,福晋的寝屋想提前烧地龙,还望侧福晋恩准。”
“王府里的规矩,下了雪才能烧地龙,这也是福晋当初定下的,除了王爷开口特许外,不能有例外。”李氏拒绝了。
“本福晋还记得,十年前我小产那回,就在冬日,外头天很冷,却并未下雪,我派人求福晋,想提前烧上地龙,福晋是怎么说的?秋栗姑娘记性好,想必没忘记吧。”
李氏冷笑一声:“福晋说,冬日里炭火贵,内务府拨下来的炭就那么多,王府自已还要采购不少,才能过冬,每位主子所用炭火,都是固定了的,规矩不能破,让我多烧两个碳盆,再放几个汤婆子在被褥里,也就差不多了。”
秋栗闻言一愣。
“芳枝,送秋栗姑娘。”李氏挥了挥手。
第229章 想换人吗?
“侧福晋。”秋栗忍不住喊了一声。
“秋栗姑娘,我如今不过是暂代福晋掌管内院罢了,一切自然要听福晋的安排,规矩不可破,莫要让我为难。”李氏说完后,端起了茶杯,不再看秋栗。
“秋栗姑娘快走吧。”芳枝拽着人往外走。
“主子,福晋怕是有些撑不住了,不然也不会让秋栗姑娘过来,万一她有个三长两短,等王爷回来,您……”站在李氏身边的桃枝小心翼翼开了口。
“我是没给她炭火,还是短了她的吃穿?我命人往正院送的东西,比其他地方更好,至于这烧地龙的规矩,是她自已立下的,我当然要遵循。”李氏说着冷笑一声:“你以为王爷有多在意她的死活?”
“咱们这位福晋呀,很在意自已贤惠的名声,从来不会当众为难我们,甚至还会装模作样,做足了面子,外人都说,她是个大方和善的人,殊不知,她当着人一套背着人一套,最会给人穿小鞋,暗中为难了,我今日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至于她能不能熬过去?那就看她自已的造化了。”
有些仇怨,她可是一直记在心里的,如今有机会还回去,当然不会手软。
桃枝听她这么说,也不敢多嘴了。
……
第二日一早,年惜月听说正院又请了太医,还以为四福晋是被她娘家大嫂气的。
“奴婢听说,秋栗昨儿个去了一趟李侧福晋住的春汀院,也不知说了些什么,最后是抹着眼泪出来的。”白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