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喜爱美食的小神医[七零]/末世而来的小吃货 第120节
    “不是,他一上来就喊兰兰,他是把主意打到咱妈头上了。”
    “噗!”
    苏小银正在喝水,一口水直接喷了出去。
    兰兰?
    亏他喊得出来。
    “咱妈拿着鞋把他打得屁滚尿流,就他那么不要脸的,还想当我后爸,真是做梦。”
    袁悦之说着说着又笑了,“然后他跑着跑着就掉公社养猪场边上那粪坑里了,哈哈哈……”
    苏小银:“……”
    她还以为袁
    悦之真是胆子大了,连亲妈都敢笑话了。
    最近家里确实因为这些人闹得不可开交。
    “要不咱们先搬到县里住一段时间吧,不行就先去京市,我的录取通知书让人帮忙看着就行。”
    第75章 武断
    苏小银对自己的考试还是很有信心的,可录取通知书现在都还没来,容不得她不多想。
    她有几种猜测。
    要不是她考得太好了,要不就是有人顶替了自己的名字。
    如果是这样,她会让那人吃不了兜着走。
    赵翠兰和袁悦之都以为她说要去县里住是说的气话,没太把她的话放在心里。
    两人又在家里把那些成天不怀好意上门的人骂了一通。
    等晚上吃饭时,苏小银再次把自己的想法提了提众人才知道她并不是在开玩笑。
    “去县里住两天也行,这边我会拖邮局的人帮我们盯着,一旦有你的通知书,马上让他们跟我们联系。”
    袁颂之赞同了苏小银的提议。
    “我在县里也有朋友,到时候我们借个院子住几天没有问题。”
    赵翠兰看小两口都是这意思,她也点了点头。
    “行,在这儿住着,确实是太闹腾了。”
    他们明明不止一次出去说过家里现在没有要说亲的意思,那些人还非要凑上来,更是把主意打到了她这个寡妇身上。
    赵翠兰这么多年就没受过这气。
    离开也好。
    反正都是要离开的。
    一家人说定之后, 第二天袁颂之就直接去了城里,找了院子还借了一辆车回家。
    第三天一大早,一家人搬东西吸引了周围不少的人。
    得知他们要去京市,众人都惊呆了。
    这什么家庭啊,读个书而已,咋还全家人都出动呢?
    只是任由他们怎么问,他们也没能得到答案。
    那些想了法子要凑上来的人也只能看着他们一大家子开着一辆小卡车上了路。
    就在他们离开后不足半小时,几辆小汽车来到了这个平平无奇的巷子里。
    走在前头的是刚从市里开会回来的谢主席。
    然而袁家院门是从外面锁上的,很显然,家里没有人。
    “谢主席,你们找袁家人吗?”
    谢主席点点头,看到一大群围上来的人也没觉得奇怪,毕竟今天来了领导还有记者,这阵仗太大,不引起群众的注意那才奇怪。
    “请问这袁家人是出门去了吗?”
    “他们都走了,这袁家兄妹俩考上了京市的大学,说是去京市了。”
    几人面面相觑,“那小子不是说等两天再走吗,他媳妇通知书都没拿到手,他急什么?”
    回话那人哪里知道,对方一问,他只能按自己知道的回答,“不是说他媳妇没考上吗?”
    谢主席脸一黑,“谁说人家没考上,苏小银同志,那可是咱们省状元,考上了京大医学系。”
    此话一出,众人炸了锅。
    “怎么可能,以前林家人不是说苏小银的成绩不好吗?”
    “但是她医术好啊,医学系应该就是她医术好吧?”
    “你看看你前些天还胡说什么人家配不上袁家,人家可是状元哩!”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把袁家这几天的遭遇都说了个七七八八,这下不仅是谢主席,就连其他的几个领导的脸都黑了。
    “行了行了,都别说了,他们走了多久了?”
    “刚走一会儿,开了个好气派的车,把东西都运走啦。”
    几个领导脑子一转,刚才是看见一个小皮卡。
    “赶紧的,咱们应该还能追上。”
    于是苏小银一行刚到县城,就在路上被几辆小汽车给拦了下来。
    看着这阵仗,苏小银还以为他们犯了什么事,结果才发现是来送录取通知书的。
    “恭喜你啊苏小银同志,你这次考得很好,是咱们省的省状元,这位是市里教育局的领导,这位是市电视台来采访的同志……”
    一顿介绍下来苏小银才搞明白状况。
    她知道自己提前那么久准备又是曾经在千军万马中厮杀过的,她肯定能考个不错的成绩,没想到能考这么好。
    自从有了异能,她好像各方面机能都提升了。
    不管怎么说,能考这成绩,她还是很高兴的。
    因着是在大马路上,也不好招待几位领导,一行又浩浩荡荡去了袁颂之借住的院子。
    接受了市里电视台的采访,上了电视和报纸,过了两天省里又来了采访的人。
    等公社里的人看到刊登袁家三人考上大学的报道时,苏小银一家已经坐上了去京市的火车。
    新的征程开始了。
    离开之前,苏小银无偿献给了市里军区医院一些药方。
    她本想和医院解除之前的协议,但张院长不愿意,他甚至愿意带着病人去京市寻她。
    苏小银拗不过对方,答应了。
    张院长是个聪明人,跟苏小银打了那么久的交道,他也算是看出来了,苏小银最厉害的并不是制药,而是她的针灸。
    大部分他觉得已经没有希望的病人都是她的针灸治好的。
    所以他要是同意结束合作关系他就是傻子。
    虽然京市距离他们医院很远,但这总好过没有。
    他坚持,苏小银也没拒绝,药方不过是一些后世普通的药方,相对于这个年代的一些药方,稍微先进了那么一点。
    抛开了她种的那些药,效果并没有那么显著。
    苏小银看对方实在是一心扑在医学上,她思考许久,还是把自己这几年培育出来的药种和药田都送给了张院长。
    “这些药种只能用一次,连种两代可能会使药株失去优良性状,下次想要得到同等品质的药材得从我这儿拿新的药种,培育不易,张院长可得重视。”
    张院长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意外之喜,当即便答应了苏小银的要求。
    “你放心,我一定会珍惜这些药种的。”
    张院长一直以为苏小银将药方藏着掖着是因为她的药方跟一般的药方不同,他以为对方之前说的什么要去山上采药是借口,以为对方提供的药少是在拿乔。
    现在看来,真正的关键是在原材料上。
    “药田那边我们应该怎么做?”
    苏小银:“我正要说这事儿,那些土我也处理过,库房里还有一些我自己调配的肥料,怎么施肥怎么种药田的管理都知道,张院长只需要派人去送药种就行了。”
    管药田的是袁颂之认识的人。
    苏小银不是信不过对方,但是她信不过人性。
    从前他们在公社,可以随时随地盯着,可现在他们要离开,如果对方突然监守自盗,很难被人发现。
    现在她把种子交给了张院长,那到时候药材出了什么问题也怪不了他身上。
    她相信这点城府张院长还是有的。
    听了苏小银的话,张院长才终于明白了她的用意。
    “好,苏大夫,你的好意我都明白了,你放心,虽然你不能经常来军区医院工作了,但你的职位工资我都会给你。”
    他神色郑重,“感谢你这几年对我们医院的付出,我祝你们前程似锦。”
    得知苏小银考的医学院,张院长不知多高兴。
    送他们离开时,他还给了苏小银一个包裹,说是吃的,可等车要开了,他才喊着让他们注意包裹别丢了。
    苏小银猜到是什么东西,可打开看到包裹里的钱票她还是心中动容。
    张院长也知道以她的医术和她的贡献,给她的报酬远远不够。
    可他作为一个医院的院长能给到的只有那么多。
    包裹里的钱票都是他自己私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