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7章
    木屋外,从朝霞初升,到烈日当空,再到夕阳西下,转眼便过去了一天时间。
    夜幕降临时,屋内正被持续炼化的云玄伞周边散出一层淡蓝色光芒,将黑衣少女笼罩在内。
    持续片刻,光芒缓缓消散,这件上品法器彻底炼化成功!
    苏青芜挥袖将之摄至身前,打量一阵后,收进了储物袋内。
    抬眸望了望屋外,发觉明媚的阳光早已不见,一时有些感慨。
    “仅是祭炼一件上品法器,便要耗时一天,虽说炼气修士寿元比凡人长一些,但除去各种修炼时间,其实也差不了多少。”
    素问轻声应道:
    “炼气寿一百五十,而少数高寿的凡人,也能活到一百,单看寿元这一块,确实没有太大的差距,其实在绝大部分修士眼中,筑基才是真正能拉开差距的境界。”
    苏青芜对此不置可否。
    五十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算短。
    一天过去,院内的灵植需要继续浇灌,她自蒲团上起身,缓步走至屋外,双手掐诀,施展春风化雨术。
    途中,灵力消耗大半时,取出回灵符激发,一边恢复灵力,一边继续维持术法运转。
    在此期间,不断有灵植心声传到耳旁。
    “那个新来的同伴,气息真的好可怕~”
    “是啊,还好两脚兽没把它直接种在地里,不然整天和它做邻居,吓都吓死了~”
    “不知道怎么回事,每次感应到那股气息,都会不由自主生出一股臣服感……”
    “我也是,抵挡了好久,都不起作用,这种畏惧臣服之意,就好像天生自带的一样……”
    “也幸亏它没在意我们,不然若是刻意针对,我们现在一个个怕是只能趴地上了~”
    ……
    听着这些心声,苏青芜目光望向不远处竹盆中长出的一小截藤蔓,心内若有所思。
    此灵植的来历,怕是远超她的想象。
    也不知何时,可以揭开这一秘密……
    施法结束后,她走至灵田中,仔细观察了一番,暂无虫害病害。
    院内四口水缸里,种植的红雪莲和青叶荷均已发芽,靠近院墙的黑穗米同样如此。
    一天未用膳,熟悉的饥饿感再度袭来。
    苏青芜立刻出了院子,前往膳堂。
    用膳时,听几位同门提起了百灵岛之事。
    “有个小道消息,百灵岛遭遇袭击,灵田被毁了小半,传送阵也跟着遭了殃,有好几位同门陨落了!”
    “谁干的,这么大胆?”
    “听说是原势力的余孽。”
    “哎,外界的任务,果然不好接啊,和宗内相比,危险了许多。”
    ……
    听到有同门陨落,苏青芜怔然了片刻。
    昨日还活生生的人,转眼便身死魂消,修仙界的残酷由此可见。
    修炼至今,她还未同人争斗过。
    如果换成是她,身在百灵岛,面对敌袭,有可能活下来么?
    一时间,苏青芜心内升起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
    她想尽快提升实力,她绝不愿有朝一日,沦为高阶修士争斗中的炮灰!
    第51章 炼化玉清镜
    一炷香后,苏青芜用完膳,回到了翠木峰青石小院。
    素问见她面色有些凝重,当即敛去笑容,飘至其身侧,温声询问:
    “青芜,发生什么事了?”
    “没什么,只是听到有同门陨落,想起自身亦是实力低微,心内不太好受,你放心,一路走来,我已想通了,往后要更努力修炼,不会怨天尤人。”
    听到这话,素问心神微松。
    “你能想明白便好,这几日待在宗门,要不我们趁此时间,将玉清镜炼化了?”
    苏青芜有些犹豫。
    “你曾经说过,炼化此宝,至少要五天时间,到时候院内的灵植无法照料……”
    素问面上重新有了笑意。
    “只外面这一处,可以交给我,只要提前打些灵泉水放在院内备着就行,当初是因为有两处地方,我不方便过去。”
    闻得此言,苏青芜颔首应道:
    “若是这样,那倒没问题了,等会儿我再去一趟多宝殿,兑换几枚极品辟谷丹回来。”
    ……
    极品辟谷丹,一枚三十五贡献点,和疗伤类的凝血丹相比,价值稍低,服用后,可维持九天不饿。
    若只为祭炼玉清镜,兑换一枚即可。
    不过苏青芜为防日后有不时之需,去到凌月峰多宝殿后,一共兑换了六枚。
    回程途中,遇到两名弟子因某事起争执,挡在去路上,她利落地绕路,避开了不必要的麻烦。
    ……
    三炷香后,翠木峰青石小院。
    苏青芜在院落和灵泉井间来回跑了数十趟,将屋内原本便存在的一口储水大缸灌满,随即放下竹桶。
    “这些灵泉水,足够维持六天的浇灌量,到时候就麻烦素问你了。”
    身旁的白衣女子笑吟吟接过话语。
    “都是小事,根本谈不上麻烦。”
    苏青芜取出一枚极品辟谷丹服下,过了片刻,颔首道:“我准备好了,可以即刻开始法宝祭炼。”
    话落,她把袖一挥,取出了玉清镜。
    素问适时开口:“因你如今修为不足,祭炼过程中,我会适当出手相助,到时候不要抵触我的魂力,否则会直接导致祭炼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