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44章
    政务积压是经略司的日常,差事有先来後到,没有放着前头的事情不处理反而处理後头的事情的道理。
    听上去很合理,仔细一想哪哪儿都不合理。
    事有先来後到,但也有轻重缓急,不能只看先後不分缓急。
    他这还是个进士出身的文臣,换个武将来主持开拓河湟怕是把命都搭在这里。
    苏景殊:……
    白玉堂:……
    确实是举步维艰。
    白玉堂不喜欢管这些弯弯绕绕,他遇到这种事情只有一个解决办法:流程卡哪儿就扛着刀去哪儿。
    看秦凤路的情况以及王机宜的处境,他的法子不可行。
    下面有请苏机宜开动脑筋。
    苏机宜:……
    你那法子除了你自己外放谁那儿都不能行好吧。
    不过王子纯这情况的确难评,他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出什麽好主意,还是建议和官家汇报一下让官家从源头解决问题。
    他接下来的计划如果成功会有更多番邦部落前来投奔,要是现在连目前这些归附的番邦都没法妥善安置,他们即将要进行的计划就会弄巧成拙。
    解决办法一:王韶本人出面找官家求助。
    解决办法二:他出面找官家求助。
    解决办法三:绕开李师中将前来归附的番邦部落安置到其他几路。
    前两个法子都能一步到位解决问题,第三个法子不太建议。
    李师中是秦凤、泾原两路的经略安抚使,这两路正好和青唐吐蕃接壤,没有部落愿意内附之前先走个长征。
    就在王韶决定担上“无能”之名求助皇帝时,远在京城的官家便先一步将李师中调离西北。
    开拓河湟是平定西夏的关键一步,朝中很多大臣不看好他看好。
    王韶资历太浅,即便有能力也不能直接提拔成一路主官,但是顶头上司和他政见不合也不是办法。
    子安接下来要和王韶一起搞事儿,秦凤路的主官不支持王韶自然也不会支持那小子。
    这可不行。
    换不了王韶,那就换李师中吧。
    忽然收到调令的李师中:……
    喜从天降的王韶:!!!
    子安是他的大福星!!!
    苏景殊也有点懵,惊喜来的太突然,有种被石头绊倒後还没开始哭诉告状家长就已经把石头踢开的感觉。
    就是对李·石头·师中不太礼貌。
    新来的秦州知州兼秦凤、泾原两路经略安抚使是王珪,巧了,也是他那届的考官。
    唔?
    他考试那年主要的考官有冯京、梅尧臣、韩绛、王珪,除了年纪大身体虚弱的梅先生,其他几位都被官家派到了西北。
    一个陕西转运使,一个陕西安抚使,一个秦州知州兼秦凤、泾原两路经略安抚使。
    该、该不会真的是因为他吧?
    小小苏大人受宠若惊,很快将这个异想天开的想法甩出去。
    官家选人自有他的用意,让王大人来当秦凤路一把手是为了提拔王韶,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王珪王大人自幼好学文采非凡,前半辈子过的顺风顺水,被派到西北之前的官职是翰林学士承旨、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礼部侍郎。
    除了早年刚入官场时外派地方以及出使过一次契丹外,他就没怎麽离开过京城。
    王大人的性子往好听了说是随和,往不好听了说就是没主见,皇帝说什麽就是什麽,一点风险都不敢承担。
    指望他指点江山有点难,但是交代他办的事他一定能办妥当,是皇帝最喜欢的那种纯臣。
    官家明面上派了个心腹重臣来秦凤路,实际上已经将做主的权力交给了王韶。
    若是招抚策略不成功,有陕西其他几路在秦凤路不会闹出大乱子,官家会派新的大臣来接手秦凤路,王韶的前途估计也到此为止。
    若是招抚策略成功,王大人有了这次的履历足以升入政事堂,王韶也能顺理成章的成为秦凤路真正的一把手。
    让王韶放开手试试,成与不成朝廷都有後路,总比一直被压着什麽都干不成强。
    不愧是他们官家!妙啊!
    只要上面没有阻力,来再多番邦部落秦凤路都能吃下。
    苏景殊来秦州不是为了和王韶介绍後世我党如何争取到万千群衆的支持,这些稍後再说,先来看看他的策划。
    这年头消息闭塞,商贾除外。
    救济百姓需要钱,安抚番邦需要钱,养兵备战需要钱,陕西四路处处都需要钱,但是他们没有钱。
    整个陕西的日子都过的紧巴巴,衙门有点余钱也不敢花,生怕发生意外的时候没法救急。
    所以,他们的当务之急是搞钱!搞钱!还是搞钱!
    什麽身份最适合搞钱?商人!
    什麽身份最适合传递消息?商人!
    什麽身份最适合深入敌後?还是商人!
    他的想法很简单,挑几支商队去青唐吐蕃和西夏境内溜达溜达,做生意的时候顺便做点小小的宣传工作。
    不要看不起宣传,往小了说只是让商队在外面散播些真真假假的小道消息,往大了说就是敌後统战工作,关键时刻可以起到大用处。
    商贾逐利,但也有追求提高精神境界的商人。
    本朝商贾地位高,部分先富起来的商人鱼肉乡里欺压百姓,还有部分选择救济乡里帮扶百姓。
    社会责任感是个很奇妙的东西,家国大义济世救民的想法不是“肉食者”的专属。
    福建莆田有条木兰溪,每逢夏秋就有山洪,山洪爆发时浊浪滔天一片汪洋,沿途三县的百姓苦不堪言。
    有个叫钱四娘的商女不忍百姓遭此劫难决心戡水为民,不光自己出钱出力,还组织乡间富户一起捐钱修建拦河大坝。
    不料拦河大坝刚修建好,当年夏天莆田便连降暴雨冲坏了堤坝。
    钱四娘觉得堤坝被毁是因为她选址不当,羞愧之下直接投水自尽。
    愿意组织富户捐钱做善事已经很不容易,为承担责任而殉道的精神境界也早已超出常人。
    虽然堤坝最终没能解决水患,但是当地百姓感怀钱四娘的恩德依旧给她立庙祭祀。
    大宋民间的识字率很高,商户不再被拦在科举考试之外,像钱四娘这样有社会责任感的商人不在少数。
    商户怎麽了?商之大者也能为国为民!
    对了,选出商队後还得交代一下,要是能遇到西域的商队就看看能不能和对方买点中原没有的种子,不拘优劣是种子就行。
    当是他的私心就行,他现在急需一个能过明路的借口来种东西。
    不怕蹩脚,就怕没有。
    安全问题不用担心,他拖着白五爷一起来就是要整合秦凤路的江湖资源,衙门的人手不够用可以让江湖义士顶上。
    来都来了,不能什麽都不干。
    白玉堂:……
    他来西北的任务是在京兆府搭起六扇门衙门的框架,官家没说连其他各州的六扇门分门也得他亲自上手。
    臭小子,竟会给他找活儿。
    王韶在西北多年,非常清楚语言的力量有多大,确定新来的王珪王大人能将招抚来的大小部落都安抚好後立刻从西北的商队中挑几支出来交给苏大人开班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