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0章
    第109章 收税
    在红树林的半日玩得尽兴, 夜里没往回赶,还真?去鱼山澳靠岸歇了一夜,次日方归。
    临别时也没多恋恋不舍, 因四月里有钟洺阿爷阿奶的忌日,钟春竹仍要回娘家一道去烧纸祭拜, 到?时还能见。
    而那一盆子赶上人的小臂那么?长,互相缠在一起的海蜈蚣, 看着就让人头皮发麻, 钟洺把它们丢在桶里, 桶盖上压了石头,丢在船上养了两日,待其肚子里的脏东西排的差不多, 苏乙才挨个剪掉头尾,洗干净肚子, 下厨炒出。
    除却一盘炒韭菜的, 还单独分了些出来,和白面?一起煎成饼,因除了那方面?的大补,海蜈蚣本身确也是味好药, 温养脾胃,益血益身。
    只?是端上桌后,钟涵一个劲摇头。
    “我不要吃虫子。”
    “海蜈蚣不是虫,就像沙虫也不是虫。”
    钟洺给小弟夹一筷子, “先?前说是害怕沙虫, 见了就跑,上次你嫂嫂拿来和冬瓜与瑶柱烧了份汤,你不同样吃得欢, 这回你也尝尝,可香了。”
    钟涵努努嘴,不情?不愿地拿起筷子戳了戳碗里的面?饼,一脸戒备地闻了闻,又?分出一点塞进嘴里嚼嚼。
    钟洺笑看他,“怎么?样,不难吃吧?”
    钟涵“唔”一声?,没说好吃也没说不好吃,不过坚称只?吃这一块,多了坚决不要。
    苏乙却是不挑食,一筷接一筷吃着挺香,既是好东西,做都?做了,不好浪费,何况味也不算差。
    另外那一盘给钟洺的,就如?他先?前所说,多使了油,半炸半炒出来的,闻着有一股焦香气,硬壳子皆炸酥了。
    他还学?着乡里食肆,借那做菜时剩下的油水,剥了些花生米丢进去炸,出来后混为一盘,正?是上好的下酒菜,越吃越香。
    入夜熄灯,床帐垂下,钟洺吻上小夫郎红通通的脸颊。
    “夫郎把海蜈蚣做的那样好吃,我想少吃些都?不成。”
    苏乙呼吸微乱,清楚地感受到?钟洺盎然的兴致,夫夫在一处天经地义,况且钟洺每次不单是顾着自己得趣,也会念着他舒不舒服,对于这件事,厚着脸皮说,他也是喜欢的。
    不过今晚的钟洺确实格外有精神。
    衣衫褪净,枕褥间情?意渐浓,小哥儿趴在枕上,抿唇承受着身上人一次次的“冲撞”,纵使有枕头在,压抑不住的绵软声?音仍泄出两分,顺着门缝传到?堂屋。
    多多叼着一只?耗子正?巧路过,不由竖起耳朵,有些迷惑地朝旁边看了一眼,停顿片刻,随即踩着无声?无息的小猫步上前,把今晚打猎的成果端正?摆在门口处,得意地摇了摇尾巴。
    ……
    “多多!”
    大清早钟洺推开房门,险些一脚踩上死耗子,他当下实在是又?气又?好笑,一嗓子喊出口,赶上多多刚从?钟涵屋里探出脑袋,闻声?立刻溜走。
    钟洺总不能追上去揍猫,只?好自己去寻了个铲子,把耗子尸体铲起来丢到?外面?去。
    虽说家里养的猫能捉耗子是好事,但却不能由着它这么?干,更不能趁机夸它。
    要知道耗子这东西脏得很,乡里就出过水井里淹了死耗子,之后一条巷子的人吃了那处的水皆害病的事,哪能往屋里带。
    一家人洗漱时,钟洺说了多多把死耗子摆在屋门口的事,听得苏乙和钟涵都?哭笑不得,不过当日喂它时,还是多给剥了两只?虾。
    ——
    海娘娘诞后依旧是黄鱼季,日日海上鱼叫不断,网网满载“黄金”。
    码头上每日来往的渔船都?运载着大批黄鱼,午后第?一批上岸的黄鱼最是新鲜,乡里和村户里来的人竞相采买,回去腌成鱼鲞能吃到?冬日里。
    也有一些这时节路过的商船会收购干鱼、鱼胶和鱼脑石,有些人家会不嫌这阵子价低,趁早卖出一批去,多换点现成的银钱在手,好应付接下来进村澳收春税的税吏。
    “今年?收春税的人来得晚,往年?二月底就来了,眼下都?拖到?了三月底还不见动静。”
    这是嫁进钟家后第?一次缴春税,苏乙早早就记挂着,税吏一日不来,他就一日不踏实。
    尤其去年?还经历了圩集市金涨价和增添鱼税,大家如?今见了面?,提起春税都?是忧心忡忡,生怕上面?当官的老爷又?一拍脑袋想出什么?主意,往他们头上平摊更多杂税。
    “咱们家今年交两人的口税,一艘船的船税,渔课税、盐税那些都?是定?数,只?看今年?是不是要涨。”
    桩桩件件,都?是银子,他家相对富裕些,自是不愁,换了日子难的人家,年?年?缴税和割肉一样,送出去的都?是血汗钱。
    苏乙低头算到?一半,问钟洺道:“之前也忘了跟林阿南他们打听一句,修了水栏屋的人家会不会要多掏税钱?”
    “还真没记起这事,不过修都?修了,要是真?要多掏钱,也只?得认了。”
    虽说过去没这名目,那些当官的从?不会放过刮油水的机会,就算胡诌个名目出来让你多掏银钱又如何。
    “依着去年?的名目算下来,怎么?也要十几两。”
    苏乙轻叹一声?。
    拿口税和船税来说,他们一家子三口人、一艘船,无论男女哥儿,满十五即是一丁,一丁的口税去岁已是一两二钱,今年?只?会涨不会跌。
    船税一条上,越是新船税钱越高,他们家的渔船是老船了,按着六两一年?缴。
    别的就不好算了,条例年?年?变,全看那些上门的小吏怎么?讲,问你要多少就是多少。
    只?要家里掏得出银钱,钟洺就不担心,令他生疑的是税吏迟迟不上门的缘由,需知收税可是衙门一年?到?头里的大事,税银钱粮若不能按时收缴完毕,一县的官吏都?要吃数落。
    除非是出什么?大事了,只?求别是海寇来犯,或是哪里起了战事的苗头就好。
    他存了心思去乡里打听,不止寻了詹九,还问了相熟的食肆掌柜乃至裘大头。
    不少小官小吏也是花楼常客,还有那等商贾之家,出来偷腥的老爷公子,因家中商号遍布四处,商船、商队南来北往,出入府城、县城,消息亦灵通。
    裘大头这回动作比詹九快,这日钟洺上门去送十五斤海参,他请钟洺去自己屋里坐,说有消息讲。
    钟洺还记得那屋里能把人熏个倒仰的味道,遂主动提出请裘大头出去吃盏好茶。
    “实是我回去还要做酱,吃不得酒。”
    裘大头不挑这个,好茶不比好酒便宜,他不是日日腌在酒罐子里,有时也乐意吃些茶提神。
    两人出得怡香楼,路过詹九家所在的巷子,进去喊一声?,见詹九也在家,便邀着一路走,就近找了个茶肆坐。
    入了内,钟洺要一盏好茶,两碟茶点,一盒子各色干果,听裘大头细说来。
    不听不要紧,一听还真?让他们俱都?吃了一惊。
    “你是说,咱那县老爷犯了事,现已给摘了官帽发落了?”
    裘大头点头,低声?道:“是如?此,现在县衙没个说了算的,可不乱了套,春税一事自就耽搁了,不止没去你们村澳里收,就是乡里也不见得有人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