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穿成年代文中的极品老太太 第82节
    不过这倒是便宜了她家,这边种的菜产量高,吃不完的蔬菜没少往她们那送。
    甄臻摘了点蔬菜回去,准备做晚饭了。
    程素见她忙活就扔下书本来帮她。
    “甄大娘,你想吃什么,我做给你吃。”她冲甄臻一笑。
    她笑起来是真好看,比从前鲜活不少,可能是吃的好了,脸上有了血色,没之前那么病歪歪的了。
    她浑身透着一股健康的元气,有这个年纪女孩子特有的鲜活。
    一点看不出虐文女主的样子。
    甄臻笑着说:“每天吃什么可真是伤脑筋,我瞧着大家胃口都不好,不如做火锅吃吧?”
    她开春做过一次筒骨火锅,让程素印象深刻,想起来还真有点馋。
    “好,我去准备食材,还是用筒骨锅底吗?”
    “可以,切点大蒜和葱花,弄点花生酱和辣椒酱,搅拌起来就差不多了。”
    甄臻空间里有火锅底料,但她没敢拿出来,好在程素上次锅底就熬得不错,比火锅底料香多了,如今有了经验,肯定做的不错。
    人要吃饭,猪也不能饿着。
    家里猪多,猪食消耗得快,今早熬得猪食吃的差不多了,甄臻撸起衣袖又打算给猪做点吃的。
    说起来家里就这一口锅,实在不够用,改天得去县城买口大锅回来,这样熬猪食和做饭就不冲突了。
    菜园里不能吃的黄菜叶,生虫的瓜果,菜秧子,瓜藤子全部切成碎丁倒入锅里。
    农村的大草锅容量很大,满满一锅熬至出汤汁后,加了点变质的米饭和馒头。
    天气渐热,吃不完的饭菜都是坐在水里保存的。
    但也不保险,前一天的米饭没吃完,第二天就很容易馊掉。
    甄臻把剩饭菜一股脑倒进去,又倒了白花花的豆腐渣。
    昨天苟子娘做豆腐,她跟程素就跟着学了,也不知道哪个环节出错了,豆腐做的有点老了,口感一般,但豆腐渣能给猪补充蛋白质,猪很爱吃这个。
    没多久,香味扑鼻而来,揭开锅盖一看,青白相间,整的跟菜饭似的。
    别看满满一大锅,根本不够六头猪吃的,养猪虽然赚钱,但猪食开销这一块也不小。
    家里的鸡过来啄地上的东西吃了。
    甄臻把猪食盛出来冷却,刚拿起勺子,孟招弟就过来帮忙了。
    有人帮忙甄臻乐得轻松。
    晚上程素做好了火锅,甄臻特地切了羊肉片和牛肉片做涮肉,配合着筒骨和蔬菜,也是相当不错的一餐了。
    不知不觉又到了夏收,夏收虽然不比秋收苦,却也够折腾人的。
    夏天温度高,做活时汗时常流到眼睛里,地里不时有虫子和蛇,再加上吃不饱,罪不是一般人能受的。
    夏收过后,村里除了甄臻,怕是每个人都要瘦几斤的。
    孟老太和孟老太爹却一直盼着夏收,夏收后他们疼爱的小孙子就要回家了,他们老孟家就出了一个大学生,谁见着不稀罕?
    孟老太攒了一包桃酥和一把糖,存在柜子里打算等她小孙子回来吃。
    日头炙烤着田里干农活的人,这一场夏收下来,每个人都累得直不起腰,却没一个抱怨的。
    大家都想早点把火干完,公粮交上去,了了这幢心事。
    夏收刚忙完,孟华就回来了,和去年一样提前发了传真回来,孟大国就骑车去火车站接他了。
    孟华饿了几天,在火车上又不能洗澡,人挤人那味儿可想而知,他下车前还特地整理了衣着,却依旧跟难民似的。
    回家后他就指明要吃面,还好焦蕙兰早就准备了他爱吃的肥肠面。
    焦蕙兰做的肥肠没有一点异味,非常香软可口,面条筋道爽滑,吃起来那叫一个香。
    孟华饿得不轻,拿起筷子就吸溜起来。
    虽说他不是特别钟爱面条,可每次回家都要吃顿面,这心里还是很舒坦的。
    吃碗面他就发现有点不对劲。
    “程素怎么在这?”孟华问。
    甄臻把村里知青宿舍倒塌的事告诉了他。
    村里不是不想重修宿舍,可是重修就需要花钱,坝头村饭都吃不饱,哪会花这种冤枉钱?
    孟华虽说喜欢程素,可他也看得出程素从没喜欢过自己,用他娘的话来说,他已经是见过世面的孟华了,他有自己的宏图大志,如何会因为一个女人乱了心神?
    他冲程素点点头,程素也冲他笑了笑。
    “孟华哥。”程素道。
    孟华颔首,“听我娘说你学习上进步很大,有不懂的题目可以问我。”
    程素也有这个意思,便欣然答应了。
    甄臻很满意孟华得体的表现。
    她不喜欢恋爱脑,男人女人都一样,恋爱脑让人脑壳疼,还好孟华是个聪明人,没有越陷越深。
    孟华这次回来变化是很大的,甄臻寻思着他在学校没少偷偷赚钱,否则也不能变得这么从容。
    孟华这次也给家里带了礼物,两个嫂子是丝巾,哥哥们是男式衬衫,送给他娘是一块和田玉的佛像挂坠。
    和田玉的玉质是最舒服的,饶是甄臻不专业,也看得出这玉是极好的,虽说这年头玉不值钱,可要收到这么好的一块玉,请雕工精良的师父雕琢成佛像,肯定费了不少心思。
    陶爱红撇撇嘴,本来觉得丝巾不错了,瞥了眼她婆婆的玉佛,就觉得自己这礼物实在不算什么。
    这小叔子也够孝顺的,去年送手表,今年送玉佛,就没见过儿子长大后对娘这么孝顺的。
    第54章
    孟华送完后就眼巴巴盯着他娘, 甄臻自然知道他那点小心思,捏着玉佛问:
    “男戴观音女戴佛,这玉一看就是个好东西, 雕工也传神,你这傻孩子, 花了不少钱吧?”
    孟华就等着他娘问呢,下巴都抬高了些许, 语气那叫一个不以为然:
    “也没多少, 就一两百块吧!”
    这逼装的不错, 一两百还不多呢?够农村一家人生活几年了。
    大家饭都吃不饱,谁愿意花这冤枉钱买什么玉佛。
    “一两百块?”陶爱红先嚷嚷起来了,拿过她婆婆的玉佛细细打量,“啧啧啧!这点东西要一两百块呢?也就小叔你舍得,我可舍不得花一两百块买个挂坠,买金子都比买玉好!”
    这年头金子不值钱,可就是农村人也晓得, 黄金什么时候都不过时。
    陶爱红觉得孟华被人给骗了, 这玉一看就不值钱,谁家有个祖上传的玉都不敢留在家里, 生怕被人举报, 遇上着急出手的恐怕几块钱也能买下来。
    花个一两百买这玩意, 简直是吃饱了撑的。
    陶爱红想得深。
    孟家没分家,财产都要交到婆婆手里。
    孟华的钱按理说也算公账, 他赚的钱要是不交进来,分家时还得三等分,天下便宜都叫他给占了。
    孟华孝顺婆婆她拦不住,可不至于买个一两百的玉佩啊!
    这不是吃饱了撑的是什么?
    孟华就等着别人问呢, 他非常淡定地理理衬衫衣袖,“二嫂,才一两百而已,没多少钱的。买给娘的东西,哪能用钱去衡量呢?别说一两百了,就是一两千也不算什么。”
    陶爱红就不敢说话了。
    孟二勇怪他哄抬行情。
    孟大国掐着腰倒是乐呵。
    虽然看不惯弟弟这显摆的样子,可弟弟孝顺总比不孝顺好吧?说到底是他长年累月陪在娘身边,只要以后多对娘好,娘还会把他放在眼里的。
    孟华上次回来,焦蕙兰还没生,如今小侄女出生,他自然要进去看看的。
    四丫不如两个姐姐活泼,性子软和怕生,第一次见到孟华就往焦蕙兰怀里躲,还是甄臻给了孟华一块饼干,叫孟华把饼干递给她舔,四丫这才对他亲近一些。
    “娘,四丫长得像大嫂。”孟华说。
    “是啊,四丫随你大嫂长着一张圆脸,性子也软和,有点怕生。”
    孟华还以为大嫂这一胎是男孩,“娘,你真不在乎男女吗?你不想大嫂生个男孩继承香火?”
    甄臻用火钳夹了块木炭放入锅里,打算给四丫煮个粥做辅食。
    “继承谁的香火?”
    “当然是我们老孟家的香火了!”
    甄臻拨拉了一下火苗,笑笑,“你也知道是老孟家的,你们老孟家的香火跟我有什么关系?又不跟我姓。”
    孟华好笑地看着她娘,也是第一次听他娘说这种话。
    “娘,你还想孩子跟你姓呢?那你当初让我姓孟干啥,叫我甄华得了!”
    你小子叫什么甄华,干脆叫甄牛逼得了,甄臻毫不留情地吐槽三儿子。
    “娘的意思是退一步海阔天空,有时候执着于生儿生女也没什么意思,要我看女孩普遍比男孩孝顺,你大哥大嫂福气还在后头呢。”
    “你不在意就行,回头等我生了孩子,让孩子跟你姓。”孟华说。
    这三儿子挺有意思的,不管是哄她的还是认真的,能接受这种思想的男人本身就不是凡人。
    这才七六年,不是九六年,就是二十年后四十年后,能让孩子跟亲娘姓的男人也不多见。
    焦蕙兰日夜赶工做好了孟丽要的五件衣服,不得不说,她的手艺比起年初进步不少,同样的布料同样的款式,焦蕙兰做出来的穿起来就好看。
    大概这就是人家说的版型。
    版型好的衣服穿着显身材,也经得住时间考验。
    孟丽回话说她同事都很满意,趁着蒋东平下乡办事,叫他把钱给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