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33章
    “祝中丞,请吧。”
    第454章 群策群力
    御香阁。
    苍竹掩映,一处最为隐蔽的膳堂之内,隐隐传来几人的说话声。
    “老常,这件案子就连大理寺也没有办法么?”肖婉向来温柔的面容上浮现出罕见的焦灼。
    常云霄坐在角落里,有些看不清神情,只微微摇了摇头。
    “我就不信这件案子有这样难审。”肖婉有些气急道。
    “那李莫须分明与青州官场勾结,难道那个知府死了,就没有旁人知晓此事?
    “对了,不是还有那个姓沈的富商么?他和青州知府关系那样密切,难道会半点都不晓得李莫须的事情?
    只要坐实李莫须的罪名,证明他死有余辜,祝澜不就没事了?”
    赵思成见肖婉情绪激动,连忙上前揽过她的肩,轻声安抚。
    又回头看了一眼常云霄,欲言又止。
    一旁的周达开口了:
    “这事怨不得老常……他为了祝澜的案子已经两天一夜没有合眼了,跑了好几趟刑部打听消息,但……”
    周达叹了口气,在场的四人都陷入了沉默。
    常云霄进入大理寺这些年,以专业的验尸手段清理了无数积压的陈年旧案,为不少冤案平反。
    逝者虽然得以安息,却也因此得罪了不少昔日冤案背后的官员。其中不乏有人早已升职,或者被调到了刑部、御史台任职,前途无限。
    如今时隔多年,却因为常云霄的出现影响了仕途,如何能不怀恨在心?
    再加上常云霄醉心解剖查案,从不花心思在官场逢迎之上,因此虽然官至大理寺少卿,人缘却并不好,甚至可以说有些差。
    若非大理寺卿钟茂清爱才,替常云霄挡下了不少是非,只怕大理寺早就容不下他了。
    这一次祝澜的案子主要由刑部审理,常云霄打听不到什么消息,实非其过。
    常云霄终于开口,声音平静中透着疲倦。
    “从青州押回之人皆被囚于刑部大牢,我无权直接提审。
    但是从送到大理寺的资料来看……有人通过一些手段给他们暗中送过消息,让他们咬死不松口,决不能说出李莫须的事情。
    祝澜闹翻了青州官场,现在这些人自知死罪难逃,铁了心要和祝澜同归于尽。”
    “送消息?难道……是李家的人?”肖婉喃喃道。
    常云霄却道:“李家的人恐怕还没有这么大的能量。”
    肖婉无奈地坐回椅子上。
    “眼下雨薇在后宫脱不开身,悠悠又不在京城……
    若她们二人在,咱们群策群力,兴许还能想到些办法。”
    四人沉默片刻,周达忽然抬眼看向赵思成。
    “思成,现在咱们这些人里,你这个工部侍郎官职最高。
    可有什么法子上书求情?”
    肖婉一听,也点头道:
    “对,既然李家人非要置祝澜于死地,那我们也召集一些御史台,还有各部的大臣,大家联名上书为祝澜求情!”
    赵思成斟酌一番,终于下定决心,站起身道:
    “事态发展到这个地步,我们决不能眼睁睁看着祝澜被那些人逼死。
    这次就算赌上前程,也要把她从天牢中保出来。
    我这就回去撰写奏表!”
    肖婉也站了起来,“那我去联络户部的官员们,相信不少人都愿意为祝澜说话。”
    周达与常云霄也起身,四人心中已经打定主意,正要离开,却又见一人推门而入。
    却是祝青岩。
    肖婉一见她,立刻道:
    “你来得正好,我们正要联名写奏表将祝澜保出来。
    她曾经在翰林院任职,不知翰林院的诸公可愿一同上书?”
    祝青岩望着肖婉片刻,忽然没头没尾地道了一句:
    “这家伙……又被她猜对了。”
    “什么?”肖婉没有听懂。
    祝青岩重新关好门,让他们先不急离开。
    几人重新坐下,四道目光皆落在祝青岩身上,在等她的意见。
    “我与祝澜刚一到京城,她就被兵马司的人带走了,来不及知会你们。
    不过她猜到你们关心则乱,可能会想到联名上书这个法子,所以才让我来见你们。”
    “难道我们这些人联名上书还不够?”赵思成说道。
    “那便再去找一些老臣,我如今是工部侍郎,他们总要给我些面子。
    对了,还有六王爷,他一定会帮忙的……”
    祝青岩打断他的话,语气严肃了几分道:
    “你们什么都不做,祝澜还有一线生机。
    若百官上书求情,祝澜必死。”
    赵思成愣在了原地。
    肖婉冷静下来琢磨了一番祝青岩的话,也有些回过味来。
    “你是说……”
    祝青岩点点头。
    “这次我们坏了镇北王的大事,他便借李莫须之死,撺掇李家人还有卫国公来逼死祝澜。
    我知晓你们都是祝澜的至交好友,绝不会眼睁睁看着她出事。
    可是看看你们的身份——”
    她的目光一一扫过面前几人。
    “户部、工部、兵部、大理寺……若再加上翰林院和御史台,那便是半个朝堂!
    祝澜是御史中丞,负责监察朝中百官。
    她在如此敏感紧要的位子上,结果甫一入狱,便有这么多朝中重臣为她奔走求情。
    试问当今天子看到这一幕,会作何感想?”
    “笼络朝臣,勾结党羽……”赵思成也醍醐灌顶一般,喃喃道。
    古来帝王,向来最忌惮臣子结党。
    遭到天子猜忌之人,能有几人得到好下场?
    这次就算他们联合百官保下了祝澜,也无异于将她推向了悬崖之边。
    失去天子宠信的她,随时可能粉身碎骨!
    肖婉眼睛一亮,问她:
    “祝澜既然猜到了我们可能会想要联名上书,让你来劝阻。
    那她也一定想好了对策,你快告诉我们。”
    这一次,肖婉却没有得到期待中的回答。
    祝青岩黯然道:
    “李莫须的死,的确在我们意料之外,祝澜也尚未来得及了解京中情况便被兵马司的人带走了,哪能这么快想出应对之策?
    这一次,得靠我们了。”
    第455章 解铃还须系铃人
    听到祝青岩的话,几人再次陷入沉默。
    祝青岩说的在理,如今他们都身居要职,如果这个时候全部站出来帮祝澜说话,只怕会招天子猜忌。
    可现在李家人苦苦相逼,自己这些人作为朋友如果按兵不动,祝澜同样难以脱身。
    这可如何是好?
    这时,房间的门被轻轻叩响。
    一短三长,是王德发敲门的暗号。
    祝青岩打开门,果然见王德发站在门口,对她谦恭地道:
    “几位大人,方才御香阁外面有个奇怪的人,看不清脸,只让我把这个交给青岩姑娘。”
    王德发取出一张字条交给祝青岩,接着便悄悄退下了。
    祝青岩立刻拆开字条查看,只见上面只有一行字——
    解铃还须系铃人。
    祝青岩将字条放在桌案上,给肖婉几人查看。
    肖婉轻轻“咦”了一声,“这字迹灵动飘逸,颇有出尘之气,好像在何处见过……”
    “是六王爷的字!”赵思成高兴地道。
    周达也笑了起来,说道:
    “自从陛下登基,山长便愈发地不理朝事了,总说要做一只闲云野鹤,看遍大梁的山水。
    自从他去年离京到现在,也不知在哪处云游。
    还以为他将咱们这些人都忘了,没想到他居然还关注着京城内的风吹草动。”
    赵思成表示赞同。
    “看来他也知道祝澜被打入天牢了,所以写了这张字条来帮我们破局。
    只是……‘解铃还须系铃人’,这是什么意思呢?”
    几人各自沉吟半晌,几乎是同时说道:
    “李家!”
    肖婉笑着道:“如此简单的道理,是我们当局者迷了。”
    “祝澜被下狱,完全是因为李家那些人借题发挥,一起向陛下施压。
    陛下为了暂时安抚他们才不得不这样做。
    此时若能让李家人主动退让,为祝澜求情。
    那么不必我们任何人出面,难题自解。”
    祝青岩听罢颔首道:
    “擒贼先擒王,李家终究是靠着卫国公当年的救驾之功才走到今天的。
    我们只要说服了卫国公,李家自然无人敢再闹。”
    “道理是这样,可说起来容易……”赵思成苦着脸道,“瞧李家那架势,让他们退让?怎么可能?”
    周达也跟着道:
    “听说那老卫国公李烈为了逼皇上处死祝澜,已经带着铺盖搬去给先皇守灵了。
    还说祝澜一日不死,李家子孙在天之灵无法安息,他便宁愿冻死在皇陵之外也绝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