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赝太子 第611节
    而尹泰作皇帝最信任的侍卫亲军指挥使,某种程度上本身也代表着皇权。
    便是齐王,也不敢真的硬闯。
    齐王激烈的喘息下,目光越过侍卫和尹泰,直直望向里面,说:“本王要求见父皇!父皇!儿子要见您!父皇!”
    齐王站着的位置,就在大殿外面,与里面没隔着多远,殿内本有议论声,因着这一嗓子,一下就安静了下来。
    大殿内沉默了一会,一片死寂,没有人答话,过了好一阵,才听皇帝略带嘶哑的声音,阴沉沉吩咐:“朕意已决,汝等臣子,按朕的旨意行事!”
    齐王听到这一声,心里就咯噔一下。
    他在来之前,就知道赵相等人也进宫来求见父皇,那里面的臣子必然就是内阁的大臣!
    而父皇所说的事,必然就是册封代王为皇太孙的事!
    难道父皇就这样想册封代王为皇太孙,竟然连内阁臣子反对都不听了?
    齐王心中更焦急,再次在外面求见,声音愈来愈大,里面大臣面面相觑,才要说话,就“啪”一记清脆的耳光,齐王大声:“混蛋,你们不过是我皇家的奴才,敢挡我?活够了么?”
    殿内,皇帝没有去看下面站着瞠目结舌的大臣,只微微眺望,像透过大门,看到外面的齐王一样。
    齐王暴怒的声音,坐在大殿中听得清清楚楚。
    皇帝目光变得阴森,冰冷冷说着:“来人,传朕旨意。”
    一侧的太监忙无声跪下,听从着旨意。
    “齐王桀骜无礼,擅闯宫禁,立刻杖十下,且圈禁一年,不奉旨,不准出府门一步!”
    说着,皇帝又命令:“由侍卫亲军派人围府,并且,沿途没有拦截的侍卫,尽都杖三十,降三级!”
    这话一出,现场的臣子俱是一惊!
    皇帝的这态度,有点出乎他们的意料!
    毕竟,过去齐王干出类似事情也不少,只要没有触及到皇帝的底线,皇帝一般也就是呵斥一顿,并不会真给予圈禁。
    而且这是圈禁一年,一年时间,有时足让一个实权王爷彻底失势!
    难道说,齐王这次闯宫禁,已触及到了皇帝的底线?
    在场的大臣胡思乱想着,外面齐王听到旨意,却直接疯了!
    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圈禁一年,那自己与宁河郡王又有什么分别?难道父皇是彻底放弃自己了么?
    就因自己强闯宫禁,想要反对父皇册封代王为皇太孙,就圈禁一年,父皇未免太偏心了!
    “不——”齐王怒吼着,还想说什么,却被一拥而上的侍卫直接按了下去。
    “那臣等就将诏书颁布天下。”宫殿内大臣面面相觑,赵旭就躬身,率人退了下去,随着大臣离开,殿内直接冷清了下来。
    除高高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别人都噤若寒蝉,阴影中站着的赵公公,想了想,轻声说:“皇上,齐王病才好,若杖责十下,怕身体吃不消,饶了这杖十吧。”
    这话,也就是赵公公敢说了。
    听着赵公公为齐王求情,皇帝表情不变,只叹了口气:“朕这么做,是为了他好……”
    赵公公听了这话,眉尖跳了下,隐隐听见杖责声,皇帝双目炯炯望着殿顶的藻井,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才说:“哎,还记得当年淑妃么?她身体不好,却拼死为朕生下了齐王。”
    “死前,曾拉着朕的手,不说话,只流泪。”
    “朕知道她的心事,说,必会厚待齐王,不使这个一出生就没娘的孩子吃亏……唉,可我家到底是天家,许多事都由不得朕……蜀王齐王,一个文藻饰非,一个暴虐冲动,真可谓龙生九子,各个不同……”
    听了这话,不仅仅是赵公公,所有人都将头垂得更低,再不敢搭话。
    做奴婢的就要有做奴婢的样子,刚才提醒一句,帮着求情一句,这是他应该做的,若他当时没说,齐王出了什么事,必然会被迁怒。
    但说完后,皇帝听不听,这又是另一回事了。
    大概率,皇帝是不会听。
    赵公公却没想到,他还能听到皇上说出这样一番话。
    涉及到心里话,听了,也只能听着,绝不能自以为的接话。
    皇帝说完,果然也没指望着有人回应,沉默了一会,就说着:“你退下吧,朕有些累了。”
    “是!”赵公公悄无声息从大殿内退出来,就看见一个小太监等候,低声说着:“齐王受杖,昏迷了片刻,太医检查,并无大碍,只是怕要躺一二个月了。”
    赵公公颌首,没有说话,也没有耽搁,直接回了自己的住处。
    自回到皇帝身侧继续服侍,他的住处也临时搬到了这大殿附近。
    在自己的房间里,陈设普通,一股淡淡的香气却非常名贵,是一种可以让人头脑清醒的熏香。
    作太监,身上容易留下一些异味,像赵公公这样在皇帝近身服侍的太监,一般都会在身上熏一点不刺鼻的香,为的就是没有异味,别冲撞了皇上。
    赵公公坐在椅子上,也不点灯,就这么在黑暗中坐着。
    第1065章 内阁附署
    “天意难测,不,是我不敢想。”
    赵公公脑海中回放着刚才的画面,仿佛皇帝的话还在耳畔回放,以自己的观察,皇帝也不是真无父子之情,对蜀王齐王,皇帝还是有一些舔犊之情。
    要不,两王的秉性和所作所为,早就处置了,岂是这样轻轻放过?
    但已被下旨册封太孙的代王,怎么想,都觉得皇上对代王,不像有着深厚感情。
    皇上这次突然要册封太孙,又有何用意?甚至这杖十圈禁一年,用意是让齐王能摘出去?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有人走近,在门上轻敲几下,这是一种暗号。
    “谁?”
    “赵公公,是我。”
    外面传来的低低的声音,让赵公公站起身过去,门被打开,一个人从外面快速进来。
    赵公公将门关上,黑暗中能辨别出来人就是找过自己的皇后的太监。
    “你怎么又来了?”赵公公蹙眉,不快的问。
    这种时候,正是各方势力都盯着皇宫时,就算自己这大太监,也需要谨言慎行,免得出事。
    小太监低声说着:“小人岂敢打搅,是娘娘让我问您,皇上下旨册封太孙,到底是何用意?”
    赵公公沉默下来,许久才说:“咱家事先并没有听到风声,这事,咱家也是很惊讶,之前并不知情,也不知皇上到底是何时动的心思。”
    “是么,那小人就这样回禀娘娘了。”
    永乐宫
    大部分灯都熄了,只剩两个灯,殿内显得幽暗阴沉,只见只有一个宫女一个太监肃坐,小太监将赵公公说的话,转述了一遍。
    皇后此刻穿戴整齐,坐在那里,微微蹙眉:“这货是什么用意呢?”
    难熬的沉默良久,皇后才舒展开眉。
    “不管怎样,成不成太孙是完全两回事!只要成了太孙,就是国之储君,老货便是再想废除,也难了!”
    今日,可不同往日!
    当年太子被逼死时,皇帝正值壮年,可现在皇帝却已老迈,这时所立的太孙,就是社稷继承所在。
    只要顺利立了储君,就不能再轻言废除,因皇帝的年龄在这里,在这事上没有太多次任性的机会了。
    就算是大臣,也不会任由皇帝任性。
    真当立太子太孙是儿戏呢!
    旁人听着皇后低声嘀咕着,最初一声“这货”以及后面“老货”,都听得清清楚楚,一个个都不敢吱声。
    这骂的是谁,大家都心里清楚,哪里敢接这话茬儿!
    内阁
    今夜,内城下钥,皇城是不下钥了,内阁灯火透明,四周都是书架、镶铜叶的大柜,堆得高高的都是文卷,重新回来的赵旭等人,坐在里面,都有些沉默。
    齐王被拖下来,被杖责距离大殿不是很远,他们都能听到外面隐隐传来的啪啪声。
    齐王竟是一声不吭,但他们这时却没有精力去感慨齐王还真是个硬骨头,他们都在沉思着。
    现在有这大变,若自己这些内阁重臣都附署了,这旨意可就正式颁布并且生效了!
    面面相觑良久,赵旭终于打破了沉默,叹着气,最终没说话,亲自盛了些清水在砚台上倒了点,拿着墨锭一下下缓慢研磨起来。
    墨水渐浓,赵旭拈起柔毫,舔墨,蘸得笔饱,直接在旨意上附署。
    崔兆全见他附署,也签了,接下来附署的则是何珏端等人。
    在见过了皇帝,并且听到责打齐王的“啪啪”声,他们就心里清楚,这次的旨意,不是内阁反对就能被拦下。
    既无论怎样都是要附署,又何必惹怒皇上和代王呢?
    木已成舟,倒不如痛快附署了,免得传出去,得罪皇太孙。
    “着内阁发向礼部,又由礼部颁布天下,并且筹备大典。”赵旭丢下笔,熬了大半夜,显得憔悴怠倦,只用目光睨了众人一眼,深长叹息一声:“大家也回去休息罢。”
    从皇宫往回走的时候,天都亮了,牛车上的何珏端背靠着软垫,陷入了沉思。
    他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皇上对代王的态度会变化这样大。
    凡是能入内阁的大臣,都没有蠢货,并且都跟着皇上不短,自认为对皇帝的态度是有着一些底的。
    外人不知情,以为皇帝对代王很宠爱,他们这些内阁重臣却知道,皇帝对代王,绝不像外界认为的那样看重!
    何珏端甚至觉得,在皇帝眼里,代王就是用来打磨蜀王齐王的磨刀石!
    可现在是怎么个情况?
    刀被磨废了,只剩下磨刀石反上位了?
    抵达到了府上,坐在书房里沉默了一会,叫来管家,吩咐:“你这就去库房,挑选礼物送去代王府。”
    “代王被册封为皇太孙,正式旨意已由内阁审核并发往了礼部,这是大喜事,送去礼物,替我向代王贺喜,报信。”
    “是,老爷!”听到这吩咐,管家很是惊讶,代王竟然被册封为皇太孙了?
    这可真是个惊人的消息!
    连自己家的老爷都这么说,说明正式旨意已经下了,估计礼部甚至已经接到了,这个消息作人情送过去,也算是一种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