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小皇嫂也太茶了吧 第18节
    周季北与邓姣青梅竹马,据说准备等邓姣及笄后就登门提亲,半路被天子的选秀截了胡。
    野史里,这个周季北,也为邓皇后卖过命。
    邓姣想过出宫后,或许可以联系上周季北帮她挖宝藏,并安排金翎卫的顶尖暗卫护送她逃离京城。
    但她的顾虑也不少。
    野史和坊间传闻都说,邓姣与表哥周季北是青梅竹马,他俩肯定对彼此很熟悉。
    邓姣穿越过来,起初完全没有原主的记忆。
    随着灵魂与身体融合,她隐约有了些模糊的印象,但如果遇到自幼与邓姣一起长大的熟人,她会露馅。
    如果不能利用周季北,还有谁能信得过?
    野史里的邓皇后依仗的人,只有燕王陆骋,毕竟有他一个就完全够用了。
    邓姣实在不想对燕王抱任何期望,但又不得不去思考即将到来的机会。
    燕王会设法把她弄出宫几天。
    这期间,她很可能会住在燕王府。
    同居是暧昧的最佳时机,但邓姣的斗志颓靡。
    这个燕王陆骋,跟后世电视剧里的燕王简直风马牛不相及。
    不像是靠梨花带雨楚楚可怜就能攻略下来的男人。
    目前为止,陆骋没有对她产生心动。
    但他可能对她有点好奇。
    她有种直觉。
    他如果想要她,他会主动出击。
    如果他对此不感兴趣,以她的撩汉段位,很可能会自取其辱。
    她不是那种为了面子可以不在意性命的人,照理说,不会在这种关头含羞带臊。
    但不知道为什么,她非常担心在他面前吃瘪。
    以至于她现在并没有把拿下燕王当作求生的第一手段,以免自己失望。
    她正琢磨着出宫后如何拉近跟燕王的距离,房门忽然被猛地推开。
    两个十五六岁的小宫女抽抽噎噎地冲进门,扑跪在邓姣脚下,哭着求救:“皇后娘娘!惠妃要杖责采薇!采薇只是想取了膳盒先紧着皇后娘娘,而后再去给六皇子取食,并没有同他们争抢,娘娘……”
    “慢些说,别急。”邓姣弯身抓住两个哭抽了的小宫女胳膊:“你俩起来说话,发生什么事了呀?”
    两个小宫女愣住了,平日里冷漠狠戾的皇后娘娘,居然亲自弯身搀扶她们。
    两人的泪水都一下子憋回去了。
    情绪被这么一冲,宫女琉璃冷静下来,迅速把事情经过给邓姣说了。
    是宫女采薇去膳房给邓姣取午膳回来,路过前院,膳盒被院子里玩闹的七岁小皇子一把抱住,要看看有什么好吃的。
    小皇子从前并不住在皇后院子里,视野范围内能吃的东西,本来就都属于他。
    他掀开盒子看见自己爱吃的素狮子头和糖醋蘑菇,立马就要宫女把菜直接摆在树下的石桌上。
    采薇耐心哄小皇子讲道理,说这是皇后娘娘的份例。
    惠妃的午膳,很快也会送来院子里,只是排在皇后和贵妃之后,稍慢一些。
    小皇子哪里顾得上这些规矩,从前他在自己院子里不用讲规矩,哼哼唧唧地就扒着宫女采薇的手,要她松开吃的。
    采薇一时没有放手,还在劝说,这一幕看着就像是在跟皇子争夺食盒,被刚出门的惠妃瞧见了。
    冲撞主子的罪名劈头砸下来,采薇要挨打,行刑的小太监已经去拿刑具了。
    邓姣还没殉葬,妃嫔就敢骑脸输出。
    一群侍从说完后都紧张地低下头,等着皇后娘娘雷霆震怒。
    然而邓姣神色淡定,沉默地思索片刻,眼睛一亮:“六皇子?”
    那不就是历史上的那个睿王?
    这小子八岁的时候这么熊?没想到啊。
    正史里的睿王有个大bug,算是命都捏在邓姣手里。
    还敢跟她熊。
    “没事,随我来。”邓姣起身大步走出正殿:“一起去瞧瞧咱六皇子饿成什么样了。”
    第14章 后宫对手
    坤宁宫前院。
    长春宫的两个太监和四个侍女此刻默不吭声,低头站着,包围了跪在地上的宫女采薇。
    他们主要负责为惠妃造势,因为行刑的太监还没赶过来,等待的间隙有些让人尴尬且紧张。
    采薇是邓姣身边最得宠的宫女,自然也是最忠心的。
    一个宫女敢为了皇后的一口吃食,跟小皇子拉扯。
    可以想象几个月前的妖后邓姣有多么猖獗。
    好在老天有眼,邓姣的靠山驾崩了。
    站在前院里的随便一个小宫女,家世都可能高过入宫前的邓姣,但都被得势后的邓姣给过下马威。
    好消息:邓姣飞速得势,又飞速失势了。
    不需要等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才半年,机会就来了。
    邓姣走出正殿。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她,眼神里没有对皇后娘娘的诚惶诚恐,有的只是期待的、幸灾乐祸的兴奋。
    期待邓姣吃不了兜着走。
    邓皇后几乎把整个后宫都得罪了。
    跟赵嬷嬷闲聊中,邓姣大概知道邓皇后具体做了哪些事。
    原主并不能算是纯粹的恶毒,之所以在得势后对所有人冷酷刻薄,可能是出于对自己家世的自卑。
    如果换成十年后的邓皇后,她能更游刃有余地把控人心、恩威并施。
    但此时的她才十七岁,一进宫就受尽冷眼打压。
    即便得宠,她也怕别人瞧不起她,迫不及待摆皇后娘娘的谱。
    她的刻薄冷酷,是她尚且青涩的立威手段。
    如今整个后宫被她得罪了,烂摊子砸在邓姣的肩上。
    即便在后宫,也不是顶着个皇后头衔,就能秒天秒地。
    皇帝还在的时候,谁得宠谁说了算。
    皇帝没了,就到了拼家族的环节。
    这个环节,瑜贵妃获胜,传闻她的儿子可能会取代小太子,登上皇位。
    惠妃从前跟瑜贵妃也不算和睦,但她被邓姣打压得更狠。
    敌人的敌人就是战友,她果断投奔了瑜贵妃。
    此刻她故意纵容儿子欺辱邓姣的贴身宫女,就是为了报复邓姣。
    惠妃恨邓姣的原因很简单。
    事情发生在四个月之前,刚当上后宫之主的邓姣“新官上任三把火”,跟尚宫局要了近些年后宫开支账本,一页一页的查账。
    这可不是做做样子唬唬人,第三天傍晚,邓皇后就查出了账本上十四处疑点。
    太监每月采买的货款可疑,骗不过邓皇后这个几乎从平头百姓选进宫的小姑娘。
    所以一查一个准,太监吃回扣的大案,当时波及后宫四十多名侍从。
    她处置了几个牵头的大太监,剩下的涉案侍从名单,被她捏在手里,算是一下子拿住了后宫权势较大的一群太监。
    这事儿办得可是被写进正史的。
    要说邓姣有政治天赋呢,十七岁一进宫,她就靠这次查账,拿住把柄,备好了大棒加胡萝卜计划,恩威并施收买人心,预备培植自己的势力。
    只可惜计划还没实施到胡萝卜这一步,皇帝就驾崩了,属于是光得罪人没收买人心了。
    但另一件事办得有些次。
    邓皇后还查到惠妃的月俸,还包括布匹、炭柴这些供给,比同等级的其他后妃高出一点五倍。
    邓皇后也没有轻举妄动,先打听明白这多出的供给,是否是太后或者皇帝对惠妃的优待。
    调查结果,是否定的。
    惠妃有一个八岁的儿子,皇子满十岁前,月俸供给也打到母妃账上。
    但按照这么算,她的俸禄应该也就比没孩子的妃子高百分之五十。
    之所以高了百分之一百五,是因为惠妃三年前诞下过一个小公主,公主没活过周岁,就夭折了。
    这件事导致惠妃那段时间状态极差,命悬一线。
    那时候,第一任皇后还没驾崩,也就是小太子的生母,这位可是个真正的菩萨心肠。
    得知惠妃失去女儿后重病不起,皇后亲自去尚宫局,说要从自己月俸里拨出一部分给惠妃,让惠妃用最好的药材养好身子。
    皇后都发话了,也没有真从皇后兜里掏钱补贴其他妃嫔的道理。
    内帑按照皇后的意思,直接给惠妃拨放双倍的月俸,外加上惠妃的皇子那一份,刚好就是其他妃子的二点五倍。
    惠妃在病榻上休养了两年才好转,但加倍月俸这事,皇后没有新的命令,也就一直延续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