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穿到七零年代当军嫂 第11节
    许笛也不是吓唬杨大妮,农村的生活就是这样。
    这时候机械化还没普及,也没有农药化肥的,全靠人工,能不累吗?
    杨大妮睡着了,梦里还在不停的掰苞米棒子,累死了。
    “大妮,起来了,要下地了。”
    许笛的把杨大妮喊醒,她才从掰苞米的梦里解脱。
    手上的水泡破了,很疼。苞米地里又闷又热,苞米叶子还砬脸。那一背筐棒米棒子她也背不动……想到这些,杨大妮心里直发怵。
    许笛不管杨大妮满脸的退意,拉着她起床。
    不让她见识见识农村的苦,还以为下乡是多好的事。除了给农民兄弟添麻烦,还以为真能干一番大事呢!
    第13章
    杨大妮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挪的跟着许笛去了苞米地。
    昨天的经历还历历在目,杨大妮真的不想再踏进苞米地了。
    “大妮,快点,一会大队长该批评了。”
    “知道了。”
    杨大妮像个不愿干活的懒驴,许笛时不时的拿着小鞭子在后面抽两下。
    “呜呜……许笛咱们什么时候回家,我想回家了,我想我妈了。”
    晚上,杨大妮真的崩溃了,她干不来农活,真的干不来。
    “行了,别哭了,明天就回去。”
    许笛没提下乡的事情,好像从头到尾,她只是带着杨大妮来认识农村,没有其他的目的。
    许笛也累了,她两辈子加起来,几十年没干农活了,也是一口气撑着呢。
    “真的,呵呵……许笛,你真好。”
    许笛能说什么,啥也没说。
    “你先睡觉,我去和我奶说一声去。”
    许笛还有重要的事情没办呢,她的种蛋还没影呢。
    “奶,我同学要回去了,我也回去了,等再放假了,我再来看你们。”
    “行,那孩子性子挺直的,看着就是家里娇养着长大的。她父母拿了不少粮食,这两天,都没机会吃,就配合你了。”
    许奶奶过意不去,让人家孩子吃苦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孩子,指不定在家怎么担心呢。
    “没事,这回她不会想着下乡了,她爸妈也就安心了。粮食你留着,我带些蔬菜回去,城里头缺这些。”
    “行,菜园子里还有最后一茬菜,明早给你多摘一点。”
    许奶奶看着自己养大的孙女,怎么看怎么顺眼。
    “奶,你知道谁家有种蛋吗,我想买一些。”
    “你要种蛋干什么?”
    “帮家属院的婶子找的,说是一个什么偏方,她也没细说。城里鸡蛋本来就紧张,种蛋根本找不到。”
    许笛为了孵小鸡,也是没办法,编了一个小谎话。
    “我想想,村头的老李家应该有,她家有一只大公鸡,打鸣可响亮了。”
    村里的事情,许奶奶了如指掌。
    “奶奶,咱去问问?”
    “走吧,拿着手电筒,外面都黑了。”
    许笛一手拿着手电筒,一手扶着她奶奶,去了村头的老李家。
    “他李婶子,睡了吗?”
    “没睡呢,进来吧。”
    院子里,一个中年妇女在洗脚呢。
    “许婶子,啥事啊,大晚上的还过来?”
    “没啥大事,问问你家还有鸡蛋吗,换点?”
    许奶奶小声的说了孙女编的故事,现在都是以物易物,给钱,都不能说在明面上。
    “那行,家里还真有二十个鸡蛋。”
    李婶子起身进屋,拿出一个小筐,里面放着二十个鸡蛋。
    “都在这呢,我家有大公鸡,这都是种蛋。”
    许笛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先试试。
    二十个鸡蛋,四分钱一个,许笛给了八毛钱。
    “那我们回去了,你也歇着吧,明天还要上工呢。”
    许笛拎着鸡蛋,娘俩打着手电筒回去了。
    李婶子也高兴,鸡蛋拿去收购站,有时候还卖不上四分钱一个呢,还不好拎,容易碎。
    第二天,许奶奶摘了不少蔬菜,单独给杨大妮准备了一份。
    许笛趁乱,把鸡蛋偷渡到空间了,拎着菜,带着两人去坐车了。
    “二姐,咱们这就回去了,我还没待够呢。”
    许军这几天跟着下地,虽然累了点,但是有意思啊。
    地里有没长好的苞米,他们拿去烧苞米吃。堂哥还给他找了很甜的苞米杆,跟甘蔗似的。
    “玩两天得了,后天就开学了,你作业写完了吗?”
    一提作业,许军蔫了。
    下了汽车,杨大妮这回没吐,车上人没那么多,都忙着秋收呢。
    “许笛,我回家了。”
    “等会,这菜是我奶给你摘的,你能拎动吗?”
    杨大妮试了一下,拎不动。
    “行了,我送你回去。许军,你在这等着我,别瞎跑,知道不?”
    “知道了,姐,你一会给我买一根冰棍呗?”
    “行,你在这等着。”
    许笛拎着菜篮子,送杨大妮回家。
    他们住的地方离得不远,杨大妮父母在红星机械厂不远处的服装厂上班,两个厂子的子弟上的是一个学校。
    这个时间点家里人都上班了,杨大妮自己开门进屋,许笛把菜拎进去,没多待就走了,许军还等着她呢。
    路过供销社,买了两根冰棍,五分钱一根。
    “姐,你真好。”
    许军吃着冰棍,好话说个不停。
    许笛她们到家,把袋子里的菜拿出来,茄子,豆角,土豆,大葱,辣椒……真不少呢。
    这天气,蔬菜也放不了太长时间。许笛把豆角切丝,拿到外面晒上,留着冬天吃。
    中午家里人都不回来,许笛简单的做点吃的,姐弟两人填饱肚子,各忙各的。
    许笛找了一个旧的鸭毛口袋,那是许军小时候,她奶给做的,时间长了,都钻毛了。
    许笛把二十个鸡蛋放在鸭毛口袋里,温度上来了,小鸡就容易孵出来了。
    空间里的温度不知道行不行,作物能生长,鸡蛋应该也能孵化,那可是和鸡妈妈很像的鸭毛口袋。
    许笛想着,要是不行,她再想办法。
    晚上,许家众人回来的时候,许笛已经做好了饭菜。
    杨家呢,杨母一进门,杨大妮就哭着抱住她妈。
    “妈妈,我想你了,手疼,脸疼,肩膀疼,腿也疼,哪哪都疼。
    农村我真的待不了,茅坑可吓人了,里面还有虫子。
    苞米叶砬脸,又闷又热,苞米棒子怎么那么难掰啊,我看许笛掰得可轻松了。
    天不亮就起床,天黑了才能回家,干的慢了还挨骂,我做梦都在掰苞米棒子,呜呜……”
    杨大妮说的语无伦次,杨母虽然心疼,但是想到这孩子能认清现实,以后不嚷嚷着去下乡了,她就谢天谢地了。
    杨父回来以后,看见哭的眼睛通红的闺女,也心疼。
    “你看看,你这小体格子,根本没法建设农村,那是去给农民兄弟添乱的。”
    “嗯,我知道了,爸爸,我不去了,我帮不上忙。”
    杨大妮是真的怕了,太吓人了,她真的干不来。
    因为杨大妮改变主意了,杨母心里高兴,想着要好好谢谢许笛。何况,人家奶奶还给拿了不少蔬菜呢。
    这事还不能让大妮知道,就怕她又起了逆反心理,以为她们故意让她知难而退。
    杨母想了半天,太贵重的礼物怕人家有负担,就从厂里的瑕疵品里,买了一些稍微好点的瑕疵布。有碎花的,有军绿色的,卡其布,还有半卷纯棉布,能做内衣的。加一起,也能做不少衣服。
    许笛被叫出来的时候还挺纳闷,一看是杨母,心里就明白了。
    “阿姨,你怎么来了,是大妮有什么事吗?”
    “没有,阿姨是来感谢你的。要不是你,大妮一毕业,就得闹着去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