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手劲大,不倒翁让她拍得啪啪响。
“妈,妈……”
看见妈妈进来,小家伙瞬间扔了不倒翁,嗖嗖几下子,爬到门口,扶着许笛大腿就站了起来。
“暖暖想妈妈了,妈妈洗洗手就抱你,先去垫子上坐好。”
暖暖双手抱紧妈妈的大腿,让许笛寸步难行。
“你个小坏蛋,妈妈要是洗手,你等妈妈一下好不好?”
许笛没招,先把暖暖抱了起来,不然,她也没法挪步。
把暖暖放在沙发上,许笛快速去厕所洗干净手,又进屋换衣服,暖暖已经爬进来了。
“大宝贝,你是饿了吗?”
“啊,啊,啊……”
“小笛,暖暖饿了,冲的奶粉,她没吃多少。”
奶奶从房间里出来,她找出几块布料,让许笛做衣服穿。
“奶奶,我那还有布料,你这些都留着。”
“留它干什么,时间长了,就不结实了。”
钱奶奶没心情倒腾这些,以前为了活命,哪有闲工夫管衣服好不好看。
后来,各种工作,都要小心谨慎,更没有多余的心思想那些。
后来,朝阳过来了,她也老了,爱美的心思都淡了。
许笛接过布料,先放一边,到时候看看给奶奶做两件衣服。
“啊,啊……”
暖暖看着妈妈只顾着和太奶奶说话,也不给她吃奶奶,伸手拽着许笛的衣襟,啊啊的喊着。
“知道了,妈妈知道了,我们暖暖饿了。”
许笛抱起孩子准备喂奶,钱奶奶出去了,她要去楼下溜达一会,一会,天气就热了。
暖暖躺在妈妈怀里吃奶,一只手抓着许笛的衣襟,一手搬着自己的脚丫子。
“你这精力真旺盛,一刻也不能闲着。
你爸爸也不知道回没回来,这又过去好多天了,也没有信。”
暖暖一听电话两个字,松开嘴,用手指着电话的方向。
“你个小人精,还知道哪个是电话呢。”
许笛搂紧暖暖,真是一个可爱的小宝宝。
现在孩子会爬了,还不会走,但是,用不了多久,就应该能学会走路。
喂完奶,吴姨从外面回来了,她去副食品店买菜了。
“吴姨,我抱暖暖下楼转一圈。”
“去吧,一会天该热了。”
许笛拿着一个兜子,里面放了一条暖暖的裤子和擦屁股的棉布巾。
天热以后,许笛就不给暖暖垫尿布了,给她穿上死裆的裤子,尿湿了,就换下来洗了。
要下楼了,暖暖高兴,咯咯直笑,孩子稚嫩的笑声,回荡在楼道里,很治愈。
第133章
七月的时候,许笛往家带了几天甜杏,空间里的果子,味道比外面的好很多。
这季节,李子,杏子这种北方的水果,还是比较常见的。
不要说农村,很多人家的院子里会有一棵两棵的果树,就是城里,一些大杂院或是四合院里,也有那么几棵果树。
差别在于,果子的味道好坏而已。
许笛空间里就有一棵杏树,果子结的不老少。
趁着季节,许笛真的没少往外拿。
王姨家,娘家,单位同事那里,她都送了一些。
没敢同一时间送,都是穿插着送的,大伙彼此不知道,也不会引起注意。
八月份的时候,杏子没了,西瓜下来了。
暖暖也快八个月了,许笛慢慢的给她加了辅食。
鸡蛋黄,胡萝卜泥,土豆泥,水果泥,总之,就是各种泥。
暖暖嘴壮,不挑食,给啥吃啥,对母乳没那么依赖了。
女儿许笛有事,她也能喝奶粉了,不喜欢,但是不会让自己饿肚子。
暖暖现在四脚动物,喜欢手脚并用,爬的飞快。
白天,许笛去上班,奶奶和吴姨收拾完,抱着暖暖下楼晒太阳。
许笛不知道这时候有没有专门的婴儿推车,反正她在百货大楼没看见。
据说友谊商店有,进口的,价格不菲。
可惜,许笛没有外汇劵,也不像奶奶托关系,没必要。
她找时间,带着孩子回了一趟乡下的奶奶家。
暖暖七个多月的时候回去的,许军跟着,帮忙拿东西。
许奶奶在许大嫂满月以后就回去了,她不习惯城里的生活。
暖暖到了乡下,成了团宠,二叔家的三个弟弟妹妹,再加上许爷爷,许奶奶,二叔二婶,大伙围着暖暖这个胖娃娃,许笛都靠不上前。
“爷爷,我想让大队上的木匠帮我做个小推车。”
“什么样的推车,是给暖暖学步用的吗?”
农村,有的人家,会给孩子做那种简易的小推车,一个架子,安上四个木制的轱辘,小孩子可以推着走。
“不是,是可以让孩子坐在里面,大人在后面推着走的推车。
暖暖现在十多斤了,抱着太沉了,她又不在家待,我你想出去。我就想着,做一个这样的小推车。”
许笛把自己画的简图拿给爷爷看,让他帮着参谋参谋。
“嗯,看着不难,就是麻烦一点。还有,这轱辘用木头的不合适了,不结实。”
“我在废品回收站找了几个铁轱辘,到时候按上去。”
许笛把兜子里的几个碗口大小的轱辘拿出来,这是她从废品回收站淘来的。
提起废弃回收站,许笛去了几次,根本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除了一些教材,课外书,真没遇到啥值钱的。
什么大黄鱼,古董,字画统统没有,就是一些废品。
“这几个轱辘不错,等一会,你和我去木匠家,怎么做,你和他说说。
等做好了,让许强给你送过去。天热了,先别抱孩子回来,客车太挤。”
许爷爷想着糯米团似的暖暖,在闷热的客车里晃荡一个多小时,觉得难受。
“嗯,我知道了爷爷。”
就这样,张晨曦有了一辆专属的婴儿车。
虽然有点笨重,但是,解放了奶奶和吴姨的双手。
暖暖自己也喜欢,天热,她身上肉也不少,抱着,真的不舒服。
有了这个推车,许笛就放心了,不担心累到奶奶了。
张朝阳还是没有消息,许笛坚信,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相比许笛这边过的悠闲自在,张母那边就有点水深火热了。
张朝恒开始上班了,单位离的远,他住进了单位的集体宿舍,只有休息日才能回家。
张轩贺的事情就要张母全权负责了,早上做好饭,送他去托儿所,自己再去上班。
晚上,接了轩贺,再回家做晚饭。吃完饭,收拾完碗筷,还要洗衣服,收拾卫生,一直要忙到晚上八九点钟。
轩贺比较懂事,但是,再懂事也是孩子,衣服会脏,鞋子会湿,四岁的孩子,要忙的事情多的很。
张母也是四十多岁的人了,自从张朝恒上小学以后,她真的很久没这么忙,这么累了。
每天除了上班,还有做不完的事情,累的腰都直不起来了,她活了这四十多年,也没吃过这样的苦啊。
以前,孩子小的时候,朝阳跟着奶奶,其他三个,她自己照顾。
那时候年轻,也不觉得这么累。
主要是她也不怎么做饭,大多时候都吃食堂。
现在,虽然就一个孩子,但是,她体力不行了,也不喜欢吃食堂的饭菜,只能自己做。
张鹏又是一个啥事也不管的性子,吃苦受累,就她一个人。
朝茹结婚了,前一阵查出怀孕了,她转业了,被安排到军医院的后勤。
工作轻松了,但是也不能帮她啥忙,反过来,还需要她这个当妈的照顾一些。
朝恒放假能搭把手,帮着看着轩贺,但是,他休息,也不能不出去交朋友,相看对象啊!
唉,真是的,老了老了,怎么还要操心这些事情了。
张母叹着气,把衣服拧干,打算端到楼下去晒上。
今天休息,要做的事情多着呢。
也不知道是太热有些晕,还是想东想西精神没集中,脚下踩空了,从楼梯上滚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