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吾家阿囡 第57节
    “咱们去三厨房?”顾砚仿佛没听到周郎中的建议,看向李小囡笑道。
    李小囡连连点头。
    和后世大厂房一样宽敞高大的织坊,令人震憾的大提花织机,堪比后世的流水作业,让她对织造司的食堂充满期待。
    李小囡点了头,顾砚抬脚就往外走。
    周郎中只好跟在后面,挣扎着做出最大的努力。“世子爷,三厨房人多味杂,世子爷还是去小厨房吧,世子爷……”
    世子爷顾砚理也不理周郎中,跟着引路的长随,直奔三厨房。
    离了几十步,一股子浓烈的熬白菜的味儿扑面而来。
    顾砚皱起了眉头。李小囡抽了抽鼻子,转头看向晚晴,眉开眼笑道:“有熏鱼的味儿,你闻到没有?”
    晚晴低眉垂眼,只当没听见。
    “世子爷,您还是到小厨房……”周郎中还在做最后的努力。
    三厨房阔大而热闹,织女们三五成群,捧着大碗,坐在长桌旁,说着笑着吃着饭。
    顾砚直奔分派饭菜的大桌子。
    大桌子上堆满了粗瓷大碗,旁边架着三只大桶,一只桶里是微黑微黄的糙米饭,一只桶里装着熬白菜,另一只桶里堆着大块熏鱼。
    织女们拿着碗,依次接过一块米饭,一勺白菜,两块熏鱼。
    看到锦衣华服、气度不凡的顾砚直冲过来,后面还跟着她们织造司总管周郎中,正在派饭菜的几个粗壮婆子吓得僵滞呆愣的如同木偶人。
    顾砚仔细看了看米饭,又闻了闻白菜,实在忍不住,往后退了半步。
    李小囡伸长脖子,看着那一大桶熏鱼,抽了抽鼻子。
    这熏鱼实在太香了!
    顾砚已经站到了熬白菜面前,没有任何挽救的余地了,周郎中心一横,倒淡定了,干笑道:“世子爷,您要不要……尝尝?”
    “熏鱼就是要这么大桶大桶的才好吃,你要不要尝尝?”李小囡转头问晚晴。
    她有点儿饿了,熏鱼实在太香了!
    晚晴低眉垂眼,充耳不闻。
    顾砚侧头看向李小囡,片刻,伸出折扇,捅着她往外走,“去他们小厨房看看。”
    “那个熏鱼!”李小囡回头望向那一桶熏鱼。
    她好几年没吃过食堂的熏鱼了!
    顾砚坚定不移的推着李小囡往外走。
    石滚冲身边的小厮使了个眼色,小厮立刻落后一步,拉住周郎中,指了指熏鱼,周郎中会意,急忙过去,悄悄吩咐婆子装一大碗熏鱼送到前面。
    李小囡跟着顾砚看了织坊,把能想到的问题问了个清楚明白,再吃了顿织造司的小灶饭菜,在采莲巷口下车时,石滚又偷偷塞给她包着一大碗熏鱼的小包袱,这一天心满意足。
    ………………………………
    顾砚在别业门口下了马,王贵从门房里急迎出来。
    “出什么事了?”顾砚一边往里走,一边问了句。
    昨天亥正前后,姚武的一个兄弟,骑着马,浑身热汗赶到别业,请世子爷立刻去一趟临海镇,说是出大事儿了。
    顾砚没见他,只让王贵跟着赶去了临海镇。
    “前天,姚武他们接了给一只船队卸货的活儿,都是丝绸。姚武发现他们卸下的丝绸数量和杭城织造司开出的货单不符,姚武说他估算了下,船上的丝绸得比货单多出十几万银子的货。
    “姚武就找借口拖延卸货,让人看着这批丝绸,立刻打发人过来报信了。”王贵垂手垂头答道
    他虽然不是很清楚他们世子爷把姚武等人放到临海镇的目的,可姚武这么硬生生拦下这些丝绸,还打发人跑到别业报信,这事儿肯定不合适。
    顾砚猛的顿住步,看着王贵,张了张嘴,没能说出话,只憋的猛叹了一口气。
    十几万银子,就把这个姚武钓出了水面!
    这个蠢货!
    顾砚站住,深吸慢吐了几口气。
    不能全怪姚武,是他又大意了,阿囡那妮子,对着那一桶又是汗又是土的熏鱼都能流出口水,姚武这个穷镖师能好哪儿去?
    十几万银子呢!
    如今只能将计就计,把一幅没见过世面的样子演到底了。
    “去临海镇。”顾砚吩咐了句,转身往外走。
    ………………………………
    人静时分,临海镇海税司旁边那间石头小院里。
    正屋只亮了一盏油灯,何记老号的当家人何承泽盘膝坐在油灯下,对着本帐册,慢慢拨着算盘珠盘着帐。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到了门口,帘子掀起,何瑞铭喊了声阿爹,进了屋。
    “走了?”何承泽合上帐本。
    “刚走。”何瑞铭坐到父亲何承泽对面,“大发了一通脾气,说要严办,还说要去一趟杭城,严查杭城织造司,赏了那个姚武一百两银子。”
    何承泽拧着眉头,片刻,沉沉叹了口气。
    “阿爹?”何瑞铭看着父亲,迟疑了下,问道:“阿爹想看什么?”
    “想看看咱们这位小主子的心胸气度,唉。”何承泽再次叹气。
    何瑞铭皱着眉,一脸困惑,“这样不好吗?世子爷不是个心机深沉的,咱们能看明白他,不是挺好?”
    何承泽似是而非的嗯了一声,出了一会儿神,又叹了口气,有几分疲惫的吩咐道:“你去挑几坛子好酒,再封五十两银子,给那个阿武送过去。”
    “好。”何瑞铭站起来,退了两步,站住,看着父亲,关切道:“阿爹,你没什么事儿吧?”
    “没事儿,你去吧。”何承泽缓声道。
    第89章 生意
    李小囡吃完一块熏鱼,伸手还想再拿一块,李银珠手里的纺锤敲在李小囡手上。
    “吃一块就行,不能再吃了。”李银珠站起来,将那碗熏鱼盖上,放到吊在梁上的竹篮子里。
    “那么多呢。”李小囡舔着手指上的熏鱼汁,嘀咕了句。
    “哪有多少!一共十三块,你吃了一块,剩下的正好一人两块。”李银珠坐下,接着纺线。
    “晚饭就炒两个素菜啊?”李小囡斜着李银珠。
    “一人两大块熏鱼呢!炒一个素菜就行了,你非要炒两个。”李银珠叹了口气。
    阿囡可真是又懒又馋!
    李小囡耷拉下肩膀,叹了口气,挪着小竹椅往李银珠身边凑。
    “没看我纺线呢,别过来。”李银珠扬起胳膊,拉出细长的棉丝。
    “三阿姐,我今天去看织坊……”
    “你讲过两遍了。”李银珠听到织坊就想到那架六综织机,有点儿难过。
    她非常想要那架织机。
    “我是讲,我想做织布的生意。”李小囡托腮看着三阿姐。
    三阿姐今天心情不怎么好。
    “你想开织坊?”李银珠瞥了眼李小囡。
    “不能开织坊,开织坊就要上税,提花细布和绸子一样,三成的税呢。
    “我是想,比如三阿姐你吧,嫁进了洪家,不用做家务,就能天天织布了是吧。
    “你天天织,织得太多了肯定穿不完对吧,我就把你织的布买过来,再倒手卖出去,提花细布贵得很,这中间有一半的利呢。”
    李银珠顿住,想了想,点头,“是这个理儿。就算要穿,最多穿细布,肯定不能穿提花细布。可是,综箱和织机太贵了,一般人家买不起。”
    “要是借钱给她们买织机和综箱呢?让她们拿织出来的提花细布抵帐。”李小囡两只眼睛亮闪闪。
    “你哪有钱?”李银珠眼睛瞪大了。
    “就是打个比方,比方说!”李小囡用力咬着比方说三个字。
    “那也要会织,那么多踏板,一三二六五四什么的,错上几回,一匹布就废了。还要手劲儿稳,提花细布跟绸子差不多,织绸子又难又慢。”李银珠皱着眉。
    “你觉得有多少人能学会?”李小囡问了句。
    “二阿姐肯定行,我觉得我也行,大阿姐肯定也行,别的,像咱们小李庄,大堂嫂肯定行,大良嫂子也行,五婶子也行,根生婶子眼睛不行了,还有……”
    李银珠拧着眉,慢慢摇了摇头。
    “别的人就难讲了。”
    李小囡失望的噢了一声。
    小李庄五六十户人家呢,就这么几个人……
    嗯!也不能算少了,一个中等村庄能有四五个,大的村子七八十来个,镇上肯定更多……
    李小囡跳起来,拿了纸笔墨砚过来,铺纸磨墨。
    “你要写什么?”李银珠伸头过来。
    “写我的生意规划!”李小囡愉快的答了句,“上次咱们去看的那个四综织机要九千钱,银价是八百六十钱一两银,一架四综织机就算十两银子,好贵啊……”
    李银珠见李小囡落笔写下四综织机十两银,瞪眼叫道:“这是你洪二哥送来的上等纸,贵得很,你不能这样乱写乱画!”
    “这是我的生意规划,不是乱写乱画……”李小囡话没说完,纸已经被李银珠抽走了。
    “你规划啥规划,你有银子?一架织机十两银!你有几个铜钿啊?”李银珠斜瞥着李小囡,顺手把墨锭也收走了。
    李小囡横着李银珠,抬起下巴哼了一声。
    她有二十五两银子呢!
    李小囡看看手里的笔和桌子上的一砚墨,算了,不写了,她还是在心里规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