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水浒:狗官,你还说你不会武功? 第384节
    【樊瑞好感度-50+100-50+100……】
    【项充好感度-10+30-20+50……】
    【李衮好感度-10+30-20+50……】
    虽然樊瑞的好感度波动这么大很诡异,刘高也没心情去管他大不大。
    公孙胜才是刘高的法术基本盘!
    “大哥!”
    黑烟散了之后,林冲、花月娘他们过来了。
    刘高也只是点了点头而已。
    林冲和花月娘都有点儿不知所措:
    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我们失宠了?
    武松把刚才的事儿言简意赅的给他们讲了一下,林冲和花月娘就懂了。
    于是他们就和刘高一起守着,毕竟是公孙胜为了救他们才吐血昏迷的……
    最后公孙胜也没醒过来,安道全摇头叹息:
    “大郎纵欲过度,伤了根本……”
    刘高两眼一瞪,安道全连忙说:
    “但是有我调理,修养两年也就好了!”
    哼!
    刘高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
    “若是我提供你需要的天材地宝、虎骨虎鞭……”
    安道全两眼一亮:
    “半年即可!”
    刘高也是醉了。
    好在公孙胜没有性命之忧,刘高就把他交给了安道全。
    是时候处理下樊瑞他们了,这个时候樊瑞他们自己恢复到了“点头之交”。
    晾了樊瑞他们半天,但是刘高还是表现出了礼贤下士,双手扶起樊瑞:
    “公孙大郎伤得不轻,小可关心则乱,慢待了三位!
    “恕罪恕罪!”
    【樊瑞好感度+100!】
    【恭喜主人和樊瑞成为“泛泛之交”!】
    樊瑞跪着不肯起来:
    “哥哥,小弟对这位公孙大郎的道法十分敬仰,想要拜他为师!
    “不知哥哥能否在公孙大郎面前为小弟美言几句……”
    原著之中樊瑞就是被公孙胜打服了,拜了公孙胜为师。
    两人确实有师徒之缘。
    刘高乐得做顺水人情,一口答应下来。
    樊瑞喜不自胜:
    “多谢哥哥成全!”
    【樊瑞好感度+100+100+100……】
    【恭喜主人和樊瑞成为“道义之交”!】
    刘高又扶起了项充李衮,项充李衮都是心服口服,心甘情愿加入梁山。
    【恭喜主人和项充成为“泛泛之交”!】
    【恭喜主人和李衮成为“泛泛之交”!】
    于是梁山又添樊瑞项充李衮三员大将,刘高返回郓城,继续知县日常。
    直到这一日,郓城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第275章 刘高:是时候跟柴进算算账了!【2更】
    “兄弟,我又来了!”
    李虞侯笑嘻嘻的拉住刘高双手: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我特么……
    刘高也是醉了:
    你把老子当提款机了是吧?
    大姨妈都没你来的勤!
    深吸一口气,刘高笑眯眯的握住李虞侯双手使劲儿的摇:
    “太惊喜了!哥哥,我想死你了!”
    “我就知道你想我了!”
    李虞侯嬉皮笑脸的对刘高挑了挑眉毛:
    “这回哥哥给你带了很多礼物!”
    刘高满怀期待:“什么礼物?”
    “兄弟你看!”
    李虞侯给刘高展示了一下:
    “东京遇仙楼的羊羔酒!
    “色泽白莹如玉,入口绵软回甘!
    “东坡居士还写过诗夸这羊羔酒,试开云梦羔儿酒,快泻钱塘药玉船!”
    就这?就这?
    刘高嘴角隐蔽地抽搐了两下:
    “谢谢了啊……”
    “还有还有!”
    李虞侯又给刘高展示了许多礼物:
    “旋炒栗子、三鲜莲花酥、蜜饯果子……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林林总总一大堆,主打的就是一个千里送鸿毛,礼轻情意重!
    刘高忍不住内涵他:
    “辛苦你了,大老远的给我带这么多东西!”
    “哪里哪里!”
    李虞侯挤眉弄眼:
    “兄弟,哥哥还有个惊喜给你!
    “你看,这是什么!”
    “啪!”
    李虞侯把一样东西塞到刘高手里。
    刘高入手就感觉冷冰冰的沉甸甸的!
    送到眼前一看,赫然是一块腰牌!
    镔铁铸就的腰牌用银丝圈边儿,正面一个金丝镶嵌龙飞凤舞的大字——
    蔡!
    “兄弟,这可是太师府的腰牌!”
    李虞侯羡慕的给他介绍:
    “拿着这个腰牌,你在大宋到哪儿都有面子!”
    蔡京给的?
    刘高一边翻看腰牌一边问李虞侯:
    “兄弟,太师为何要给我这腰牌?”
    “恭喜了兄弟!”
    李虞侯对刘高拱了拱手:
    “哥哥我回去之后在恩相和太师面前为你说了许多好话!
    “所以太师决定,让你在济州兼任缉捕使臣,可在河北山东行走!
    “兄弟你只需要抓到梁山泊贼头或者找回生辰纲,就算是报答太师了!
    “怎么样?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惊你妹!意你妹!
    刘高算是听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