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水浒:狗官,你还说你不会武功? 第1005节
    刘高:“什么?”
    赵构撸着下巴,意味深长的说:
    “你需要的是一个能靠得住的靠山!
    “你的靠山越大,靠的就越久!”
    刘高:“比如?”
    赵构指着自己的鼻子:
    “我!
    “或许你会想,要找靠山为什么不找太子或者我三哥,为什么找我?
    “但是我告诉你,他们不敢给你做靠山!
    “敢给你做靠山的只有我赵构!”
    可以呀九妹!
    刘高觉得赵构有丶儿意思,沉吟了两秒:
    “大王,需要刘高做什么?”
    赵构以为刘高决定投靠他了,很满意:
    “你只需要发展你的势力就好。
    “本王会在必要的时候给你支持!
    “你懂我的意思吗?”
    刘高笑眯眯的端起茶杯:
    “一言为定,双喜临门!”
    赵构也笑了,和刘高碰了个杯:
    “一言为定,双喜临门!”
    ……
    从茶坊出来,岳飞小声嘀咕:
    “大哥,你真的决定投靠那个谁了啊?”
    “他配钥匙吗?”
    刘高撇了撇嘴:
    “放心吧九弟,大哥跟你说过的志向,永远不会改变。”
    岳飞这才放下心来。
    【岳飞好感度+1000+1000+1000……】
    刘高眼角余光扫了岳飞一眼,这么多兄弟里只有岳飞还是刎颈之交。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岳飞成为生死之交,得到岳飞的大礼包。
    “保子。”
    刘高招呼张保:“前面带路。”
    张保一愣,旋即领会到了刘高是什么意思,连忙兴冲冲的走在前面。
    很快,张保就把刘高他们带到了一座府邸。
    第768章 刘高:官家不爱听金玉良言【5更求月票】
    “丈夫,你说你跟官家顶什么呢?”
    李纲家里,夫人正在没好气的劝李纲:
    “官家说什么就是什么不好吗?”
    “哼!”
    李纲一拍桌子:
    “官家说什么就是什么,那我李纲与四大奸臣何异?”
    夫人很郁闷:“所以被贬回家来就好了是吗?”
    “唉——”
    李纲重重的叹了口气。
    他身为监察御史,宋徽宗做错了他不该劝谏吗?
    他不就怼了宋徽宗两句吗?
    宋徽宗身为天子,怎能如此小气?
    玩儿不起别玩儿啊!
    当然,李纲还不至于丧心病狂到当着宋徽宗的面儿这么说。
    所以只能在家里生闷气。
    结果夫人还要在他旁边不停地叨逼叨,叨逼叨。
    李纲感觉一个头两个大。
    就在这时,一条身长过丈的巨汉,冒冒失失的闯进来直接告诉李纲:
    “老爷,我家主人来看你了!”
    “张保?”
    李纲看到张保愣了一下,旋即喜出望外的起身,趿拉着鞋子冲了出去。
    果然刘高坐在前厅里吃茶,李纲抢上前拉住刘高的手:
    “刘知州,别来无恙!”
    张保在旁边提醒:“老爷,我家主人已经被官家提拔成兵部侍郎了!”
    “当真?”
    李纲更开心了:“如此该叫刘侍郎了!
    “恭喜恭喜!”
    刘高谢过了李纲,笑眯眯的问:
    “今日我在朝中未曾见到李御史。
    “因为心中思念,担心李御史抱病不能上朝,所以冒昧前来登门拜访……”
    “不是抱病。”
    李纲摇了摇头:
    “我在官家面前又说错话了,官家让我回家反省反省……”
    “李御史说话向来公允,句句都是金玉良言!”
    刘高皱着眉头反问:
    “官家莫非不爱听金玉良言?”
    李纲苦笑摇头:“官家只爱听太师……”
    疯了吧你!
    李夫人慌忙冲进来一把捂住李纲的嘴:
    “他吃醉了酒,满口胡言乱语!
    “刘侍郎多多担待!”
    “无妨的嫂嫂!”
    刘高顺势改了称呼:
    “我知道李兄的为人,也钦佩李兄的为人,所以才会跟李兄畅所欲言!
    “这里没有外人,嫂嫂不必担心!”
    “刘兄!”
    李纲摆脱开了夫人的手,听了刘高的表白,又惊又喜的握住刘高双手:
    “我亦钦佩刘兄的为人!
    “这满朝文武,再也找不出一个如刘兄这般人!”
    “李兄才是这天下的栋梁!”
    刘高跟李纲一番商业互吹,虽然看不到但是也感觉好感度在噌噌的涨。
    正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李纲当即留下了刘高在家里一起吃饭。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刘高终于打开了燕国地图:
    “李兄,小弟将去知扬州,剿灭方腊余孽。
    “如今你在家中赋闲,何不与小弟同往扬州,建功立业?
    “若是李兄有意来扬州做通判,小弟可就如虎添翼了!”
    李纲一想:“好哇!
    “能与刘兄携手建功立业,小弟足慰平生!”
    “那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刘高从李纲这里出来,就安排燕青拿着赵构的令牌去找赵构安排此事。
    “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