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1章
    如果眼神读取是有文字显示的话,她现在读取到的他的眼神就是一串乱码:[xj2@9vn$#klmz!8]
    到底在使什么眼色啊,他是眼皮抽筋了吗?
    第33章 死亡时间
    前来取东西的警员终于走了。
    两人从浴缸里起身。
    施雪泱查看了一下,确认警员的车已经驶离,这才把高星衡搬出来。
    “刚才你有什么事要对我说?”她问。
    高星衡说不出口,他有些尴尬地别过头。
    他绞尽脑汁,终于想到了一个转移话题的方向:“……我只是突然想到了一件事。”
    凶手似乎每次都在刻意把嫌疑引向特案组内的成员。
    上次是焦瑜(9)。
    凶手联系姚志的时候就用了焦瑜的身份,让姚志指认焦瑜。
    然后是毛承超(5)。
    凶手在杀害王华炽时特意让王华炽向左侧卧,同时让他死得颇有仪式感,嫌疑指向毛承超。
    施雪泱思忖道:“我也认同。”
    凶手联系姚志是在6月18号,那时针对周钟烨案成立的特别案件调查组已经成立,凶手已经认识了特案组的同组成员。于是,凶手挑选了焦瑜作为第一个被嫁祸的对象,用焦瑜的身份联系姚志。
    从那时开始,凶手似乎就在准备一个计划:
    特案组被怀疑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当特案组的所有人都有嫌疑的时候,真正的凶手就可以混在他们中间。
    如果照这样的逻辑推算下去……
    “当警方开始重查柳飞诚失踪案的时候,凶手会让线索指向万英毅。”
    万英毅(8)是从吉华辖区警局调进总局的警察,在两个月前接手了柳飞诚失踪案。
    特案组所有成员会一个一个地成为嫌疑人,案件线索明确地指向他们,指纹、物件、可疑行动、甚至血液,都会出现在案发现场。
    在这种情况下,“证据”就变成了真假难辨的幻影。
    任何确凿的证据都有可能是人为制造的。
    人为制造……
    这点提醒了施雪泱。
    她跑到厨房料理台边,盯着蒸锅和电炉好一会儿,又抬起头看向料理台附近的那张餐桌。
    她脑海中仿佛出现了王华炽坐在餐桌边的情形,然后这幅想象出来的图景被打碎,画面碎片像玻璃碎片一样纷乱地混合、重组,组成了另一幅图像,王华炽站在料理台边冲洗玉米,剥开一点玉米叶,检查里面的情况,去掉了外层几片玉米叶,保留内层的嫩叶,拉开其中一些玉米须以减少异味,扔进料理台下方的垃圾桶内……
    想象的图景不断打碎重组,她重构着案件发生时的情形。
    她拉开料理台下方柜门,果然在垃圾桶里看到了玉米须和玉米叶,不过少许几片,因为玉米是带壳煮的,这样有助于让玉米煮得更嫩。
    她打开冰箱,冰箱里还有几根玉米棒,堆积在一起。
    一切仿佛毫无破绽。
    见她检查的动作,高星衡也差不多猜到了她在怀疑什么。
    尸检所能给出的时间范围比较广,无法更加精确,但警方现在确定王华炽的死亡时间在7点32分以后,是因为最后发短信的时间,以及蒸锅里煮完的玉米。
    由于王华炽的手机被彻底砸烂,里面的芯片更是完全损毁,警方只能通过运营商记录查到王华炽手机的通讯记录。
    煮完的玉米状态从侧面证实了王华炽的死亡时间。
    施雪泱在怀疑玉米并不是王华炽本人煮的,短信也不是王华炽本人发的。
    她打了一个电话。
    由于秦嫣和梁皓都进入了被观察范围内,两人都拿不到最新情报,施雪泱只能求助于级别更高的领导屠婧。
    她问:“死者的指甲缝里有玉米须或者玉米叶之类的吗?”
    电话那头传来了翻动文件的声音,随后是回答:“没有。”
    施雪泱握着手机的手指关节用力了一些。
    果然。
    玉米很有可能不是王华炽自己煮的。
    但仅仅是指甲缝里没有玉米须还不够,她还需要更多证据。
    警司屠婧:“你把领导当牛马使,真有你的施雪泱。”
    施雪泱没想到屠婧也会开玩笑,屠婧作为高级警司一向以严肃较真的风格让人畏惧。
    她愣了一下,不确定地回道:“谢谢?”
    警司屠婧忍俊不禁:“算了,我会把你的发现转达给正在查案的警员。”
    电话挂掉后,施雪泱再次看向面前的料理台。
    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天,水池里看不出痕迹,也无从判断是否在这里洗过玉米。王华炽的指甲缝里没有玉米须和玉米叶残留,只要能找到更有力的证据,就能证实玉米并不是王华炽自己煮的。
    高星衡在橱柜边慢慢转着,忽然问她:“垃圾袋,什么颜色的?”
    她抬起头看了他一眼:“黑色。”
    高星衡戴上手套,打开橱柜的玻璃门,从里面拿出一卷垃圾袋:“是这种吗?”
    “我看看。”她走过去,从他手里接过那卷垃圾袋,展开几十厘米,一边观察一边隔着手套摸了摸质地。
    厚度不一样。
    套在料理台下方的垃圾桶中的那只黑色垃圾袋,更厚更有韧劲。
    她和高星衡对视了一眼。
    两人在案发现场四处寻找了一个遍,终于确定王华炽家里只有那种类型的垃圾袋。
    “既然家里只有这种垃圾袋,那么料理台的那个垃圾袋就是从外面拿进来的,玉米也是凶手在其他地方剥好煮好,连着垃圾一起带过来的。”
    玉米不是王华炽自己煮的,能从侧面证明死亡时间的一个证据消失了。
    凶手费劲布置煮玉米的假象,目的是为了误导死亡时间判断。
    既然是这样,另一个作为死亡时间证明的证据——短信——大概率也是人为制造的!
    “但是到底怎么做到的?”
    施雪泱拿出手机,把那天晚上的短信来往记录翻出来。
    王华炽:[我是王华炽……如果你希望验明我的身份,我们可以见面再说。]
    施雪泱:[用短信的方式交流就好了,出门对我们双方都不太安全。]
    王华炽:[也好,我组织一下语言,马上发给你。]
    不可能是定时发送。
    第二条回答显然和她的回答息息相关,如果是定时发送的话,根本做不到预测她的发言。
    “那天给我发这两条信息的人是凶手,而不是王华炽。”
    “但凶手必须给自己制造不在场证明,在案发现场发完短信后再砸碎手机离开就没有意义了。”
    “所以——”
    结论很明显:凶手把王华炽的手机卡取出来,把另一张芯片卡砸碎,直到看不出上面的卡识别标识,杀完人布置完现场后,凶手拿着王华炽的手机卡离开现场。
    等凶手做好不在场证明,拿出王华炽的手机卡装在另一个手机里,在晚上7点半左右发了两条短信给她,随后再次将芯片卡损毁。
    难怪她之前觉得凶手特意砸碎手机的行为做得有点过。
    原来,那张在现场的被砸碎的芯片根本不是王华炽的手机卡!
    ……
    从案发现场回去的路上,施雪泱发现高星衡一直在汽车后视镜里看着她。
    她的目光转过去,在后视镜里和他的视线交错而过。
    他立刻移开了目光,垂下眼睛看着自己的手,也不知道手上有什么,翻来覆去看了好久。
    “怎么了?”她忍不住问。
    高星衡低声道:“有点好奇你过去的经历。”
    施雪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案件:“什么意思?我过去的经历和这个案子有关吗?”
    高星衡语噎了片刻:“……不是,没有关系。”
    她:“哦。”
    车里的气氛静默,空气像流体一样缓慢地淌着。
    施雪泱不知道他为什么好奇她过去的经历,她看向后视镜,和他的视线再次相撞。
    这次他没有躲开视线,而是直直地和她对视。
    她忽然想起有一次他在家里,她在监控画面里看到他凑到镜头面前,呆呆地看了好久。
    那张硬朗英俊的脸被镜头扭曲变形得看起来有点好笑,双眼却定定的,仿佛隔着镜头和她对视一样。
    同样的眼神。
    她回忆了一下刚才他的问题,是关于她过去的经历,她终于开口道:“我的事以后会告诉你的。”
    高星衡紧追不舍地问:“以后是什么时候?”
    她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施雪泱呢?
    她是铁石心肠吗?
    她是否也会有一丝一毫的心动呢?
    这些他都想知道。
    第34章 创伤后应激
    施雪泱想了想:“你恢复记忆以后,我会把我的过去也告诉你。这样的话,我们两个就是公平交易了。”
    她急迫地想知道高星衡的记忆。在他所获得的线索中,到底谁才是那个犯罪组织安插在警方的内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