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巩小娘子一同流放的罪徒,还有押解他们的驿吏全失踪了,我等判断是匪祸所致。”
“想从过路郡县的流民里找出这桩凶案的祸首,非我等能力可为,因为各处驿站对流民都没有记录。”
“女郎手上拿的,是瀛州境几处驿站张贴的布告。我们与驿吏核实了,公文中通缉的逃犯是同个人,姓高名聪,年纪近五十,属平州境府籍户。此贼精于骑射,被免官流放前担任过朝廷要职,可惜高贼的具体官职和品级,驿吏不知,我等也不知。”
“驿吏还跟我们说,因为不知道高贼往哪个方向逃,平州发出的通缉令向南只发到瀛州境。从时间上推算,倘若高贼想逃来洛阳,倒是能与巩小娘子一行人遇上。”
“我们是分两路人打探的,向北的一路最远到瀛州境,另一路沿巩蔼流放队伍行路留下的痕迹走,最终确定是一处野林,位置在定、冀、相三州交界,如果巩小娘子遇害了,遇害地应是那里。”
“我们在林中仔细搜了两天,找到不少被野兽叼散的残骸,除了人的,最多的是猴尸。从瀛州方向回来的同伴在沿途树林里,也发现有野猴的尸体。”
“我们双方会合后,商议出的线索有四。”
“一是凶手擅长弓箭。我们找到部分尸体时,周围有散落的箭。”
“二是林中没有挖土埋尸的痕迹,这说明凶手赶路的速度非常快,不需要埋尸,等有人发现命案报官,凶手早就离远了。”
“没有埋尸的原因,也可能是凶手人数少,我们问过当地人,那段时间没下过雨,然而林子里没有才屙不久的粪。由此可推断第三点线索,巩蔼一行人刚进林中歇脚就遭难了。”
“第四,遭难的那些尸体,头发被利物割过,猴尸也惨不忍睹,显然是野兽吃掉它们前就被拔了毛。我等不知凶手为何这么做,但贼人必定穷凶极恶!”
尉窈听的过程里,看完了手中的通缉公文,最后一张纸上是她画的红绳样式。
她向契胡勇士揖礼:“辛苦诸位了,往后若有我能帮到诸位的,我一定不遗余力。”
等外人都走了,尉窈像个孩子一样趴到阿母怀里,悲伤叨念:“我的弟子都很好,阿母,她们真的都很争气。巩蔼才六岁啊,被人半威胁半骗犯了错,流放到那么远已经是很重的惩罚了,为什么厄运总挑命苦的捏?”
她质问着朝廷政策里的疏漏:“官府为什么任由流民四处乱窜?是没有安置之法?还是从不思虑安置之法?刚才铁勇士说那片野林里有那么多人命殒难,他们都能查到,官府查不到么?”
“说穿了,那里是三州交界,三州的县署全想把责任推出去,所以没人在意我弟子的死活,没人在意寻常小吏的性命,更没人在意死掉的罪徒有多少!”
“外人可以无视我的弟子,我不能。”
“要是我因为此仇难报而放弃去报,我岂配为师?世上谁还记得曾经有个叫巩蔼的小女娘?”
赵芷轻抚女儿的背,安慰:“有阿母呢,阿母一定想办法给巩蔼报仇。”
尉骃取纸笔,把平州到司州的路线画出来。
报仇的第一步,是找到凶手在哪。
尉骃画好后,给妻子、女儿指巩蔼失踪的三州交界处,然后一步步分析:“匪贼选这里杀人,一定了解周围县署对人命案先相互推脱,推不过去再查。”
“押解巩蔼一行的驿吏也被杀,这不是寻常匪徒、流民敢做的事,所以在杀人者的眼里,视驿吏也如草芥。”
“杀人者绝不是久踞此地的恶徒。铁勇士说凶手懒得埋尸,是判断这点的一个原因,还有一点,如今都督这三州军事的是彭城王,州民岂敢在彭城王才上任时,犯这么重的案、杀驿吏?此举分明是挑衅这位宗王的权威。”
彭城王被迫交出兵权离京,可是猛虎再落魄也是兽王!
抽丝剥茧,尉骃进一步推测:“恶徒过路三州交界,他凭空出现,必有来处,必有去处。精箭术,轻视驿吏,出现的时间……这三点刚好和布告上面要抓捕的高聪对上。”
“假使杀人者是高聪,他从平州来,去往哪?如果他是惧怕平州偏僻贫瘠才逃离,如此的话,逃向旧都所在的恒州是最好的选择。然而他过路瀛、冀二境,进了与相州交界之地,可见他不甘心为民,目的是潜回京师伺机而动,重回官场。”
尉窈的思路跟随阿父的推测逐渐清晰。
她前段时间思考过长孙无斫为何离开平州,揣测的原因之一,便是抓捕逃犯。加上宗隐说过的话,宗隐羡慕的那个权贵是流放平州后私跑回洛阳的,他羡慕对方“什么罪都没有”,还更风生水起。
什么罪都没有?
尉窈想,当时宗隐这句话里指的,很可能不仅仅指私逃一项罪!还有逃回来路上犯下的其余罪行!
尉窈不再犹豫了,当机立断道:“就算害巩蔼的不是高聪,此贼也该被缉捕。按他的行路速度,估计已经在司州、甚至在洛阳了,此贼多容他一天都是造孽,得尽快抓住他交给廷尉……”
不,不能交给廷尉署!!
如果高聪是宗隐提及的厉害人物,那对方必然有手段脱罪,甚至以廷尉署为垫脚石,直接踏进朝廷中枢。
如尉窈一家推断,高聪确实来洛阳了。
闰八月。
初三。
高聪一路风雨兼程,赶路艰苦,但因为一路所见所闻和他预料的一样,所以心里越来越踏实。
到达洛阳,反而不踏实了,加之他每日给自己的卜筮均显示不吉,给他想寻找的那位贵人卜筮也显示不吉,高聪就暂且忍耐,没按原计划行事。
他警觉小心,夜宿在荒无人烟的野地里,好在自制的大氅厚实,裹起来既能当被子,也能当褥子。
熬到白天,他把大氅用松土轻埋,然后在广莫城门外喝羊汤,听胡商和过往的食客闲聊。
食客说:“京师稀罕事真多,守城门的兵竟然有女虎贲,在我们那听都没听过。”
胡商:“她们是木兰营的,经常在那边的演武场训练。”
食客:“我看进城的车马查得不严,行人更不怎么查,不怕流民混进城么?”
第277章 尉窈问高聪
胡商大笑:“混进城干什么?内城除了官署就是皇亲贵族住的里坊,那些地方可混不进去。再说了,流民有钱吃饭住宿么?谁要是敢夜宿街头,全抓去挖河道!我就听说前不久抓了好几十个市井无赖,在铜驼街抓的,才几天啊,已经有累死在河道上的了。”
食客再问:“既然城里官署多,那在洛阳求官是不是比外地容易许多?”
胡商又笑:“官署是多,可是空出来的官职再多,也不如富贵人家生的多啊。”
另名食客沉声警告:“聒噪的羊先挨刀!你一杀羊的,这道理不懂么?”
胡商赶紧把上嘴皮抿进下牙里干活,不再嚼半句闲话。
好打听事的食客也把脸埋进碗里喝汤。
高聪则撂下碗筷离开,走走停停,余光见食摊的几人都没挪动,才放了心。
等他走远,警告胡商的食客也不吃了,这名食客正是谷楷。
谷楷在平城时只是狱吏,来到洛阳司州署,被别驾元志升“刑狱参军”职。
在他往高聪离开的方向走时,人群中的货郎、菜农、食客,还有挎针线篮的妇女从各个位置跟上,他们的外貌、气质普通,全是谷楷从司州署兵曹、刑狱曹挑选出来的小吏和兵卒。
缉捕府籍逃户高贼的天罗地网,开始收拢。
高聪心神不定地走着,他要去西边的演武场看一下。朝廷增设木兰营,置女虎贲,是大魏从未有过的兵制。
新的军令是皇帝之意还是太尉的自作主张,对他来说很重要。如果是新帝之意,表明皇帝不仅定朝令快,执行也果决。
雷霆手段像极了先帝!
这样的少年皇帝,和高聪从前见过的、想象中的老实懦弱的元恪大不一样。这样的少年皇帝,缺谋士么?
拐到人少的道路,高聪突然警觉,意识到被跟踪了,他步伐保持不紧不慢,眼神紧忙着左右观察。
一道声音从他后方响起:“朝廷捉拿逃犯,所有人竖双手、张开手掌、蹲低。马上的人下马!车上的人下车!”
街面上的人齐刷刷矮一大截。
高聪已经准备挟持人质了,听到后面两句,犹豫后没拿出小刀,和旁人一样蹲下来。
等他看见带队之人是刚才食摊上警告胡商的食客后,已经晚了。十名弓箭手拉弓撑弦,瞄着他把包围圈缩小。
无关的百姓一一被武吏呵斥离开。
高聪认栽,伸平手臂,笑着说:“抓我的?我正愁找不到衙门……”
剩下的“状告彭城王”来不及说,后头一人袭击,把一坨湿泥使劲往他嘴里塞。
高聪反手,一个动作就抓住对方脖颈了,可恨他不能捏死对方,否则众目睽睽下,坐实了袭击官吏的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