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4章
    “是啊,愚民易治,此乃古训……”
    皇帝赵衍目光闪烁,显然也在深思。让百姓识字,利弊几何?
    而太子赵庚明显然认为这是利大于弊的好事,只是现在国库空虚。
    赵庚旭挠了挠头,心里嘀咕:百字启蒙?的确不错,不过,前提是得有钱,唉!”
    没等众人消化完百字启蒙令带来的冲击,天幕上的女主播突然露出了一个带着几分搞事情的狡黠笑容。
    “好了,经济基础有了,文化普及也在路上了,那么,如何保障这一切能够稳定、有序地运行呢?
    这就不得不请出我们显宗朝另一位重量级人物,被后世史学家和网友们戏称为‘法家阎王’的秦无妄,秦大人!”
    画面一变,出现了一个面容冷峻、眼神锐利如刀、身着绯色官袍的官员形象。
    “这位秦无妄秦大人,是显宗陛下实行新政的‘铁血利剑’兼‘律法守护神’!”
    女主播的语气充满了赞叹和敬畏。
    “正是在他和显宗陛下的通力合作下,颂朝的律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完善和严格执行!”
    “社会风气为之一清,治安状况好到什么程度呢?”
    “史书记载,显宗朝的盗匪发案率,比他爹……呃,比文宗皇帝末期,直接下降了十分之九!几乎达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理想状态!”
    “哇——!”
    百姓们发出一片难以置信的惊呼。
    盗贼减少十分之九?这是何等太平的景象!
    朝臣们也是面面相觑,震惊不已。
    尤其是那些掌管刑狱、治安的官员,更是觉得不可思议。
    皇帝赵衍的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既为这惊人的治安成效感到欣慰,又对自己又是负面例子有点无语。
    赵庚旭歪着脑袋,看着画面上的法家阎王,小声嘀咕:“秦无妄?这名字听起来就不好惹……阎王?啧~不过好像在哪听过?”
    “那么,这位‘法家阎王’到底是用了什么雷霆手段,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呢?”
    女主播适时抛出了悬念,然后笑眯眯地说:
    “除了完善律法条文,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之外,他们对官员贪腐的惩治方式,尤其具有创造性和示范性,甚至有点……”
    “嗯,滑稽但好用,下面,我们就来讲几个有趣的案例!”
    天幕画面变成了活泼的动画风格,开始演绎案例。
    案例一:贪腐?那就用劳动来偿还吧!
    画面上,一个脑满肠肥的卡通官员形象,因为贪污受贿,没有被判流放或者杀头,而是被剥去官服,换上了罪衣,脖子上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贪腐服役x年”。
    然后被押送到一处巨大的矿山上挖矿,动画小人逐渐变瘦变老,旁边标注每日服役时长长达6个时辰。
    女主播开心地解说:“显宗朝对贪官污吏的惩罚,有一个重大改革!”
    “除了追缴赃款,很多情况下不再是一刀切的流放或死刑,而是根据贪污数额和情节轻重,判处有期奴役!”
    “比如贪了一百两,可能判罚做奴役一年,贪了一千两,可能就是十年!”
    “这些贪官会被送到最艰苦、最需要劳动力的地方,比如修水利、挖矿山、筑道路!”
    “用他们的汗水来弥补他们给国家和百姓造成的损失!这叫‘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这新奇的做法让看到的百姓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畅快的大笑和叫好声!
    “活该!让这些贪官也尝尝当奴隶的苦!”
    “好好好!这样才解气!比一刀杀了还难受!”
    一些官员则听得背后发凉,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乌纱帽。
    这种惩罚,不仅身体上受苦,精神上的羞辱更是难以承受,而且奴役就代表没有人权,跟劳役一比更是折磨。
    皇帝赵衍眼中精光一闪,显然对这种惩戒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确实比单纯的杀戮或流放更具震慑力和实际效益。
    太子赵庚明也是若有所思,觉得此法甚妙。
    赵庚旭瞪大了眼睛,有期奴役?这主意够狠!嘿嘿嘿!喜欢!看谁还敢贪我的……呃,贪国库的钱!”
    “当然还有另一种好处,其中有一位戴罪立功的奇县令,因为贪腐被判了五年水利奴役。”
    “他被派去一条经常泛滥的河流做奴役。经过做奴役两年的勘察地形,他竟然提出了一套科学的疏导方案,竟然真的有效缓解了当地的水患!”
    “因为他表现突出,不仅获得了减刑,虽然不能再当官,但被聘为水利顾问,专门负责技术指导。”
    女主播笑道:“这个案例也说明显宗和秦无妄施行律法时,也并非一味严酷,也给了人改过自新、发挥所长的机会!”
    “这位前县令,虽然德行有亏,但专业知识还在。让他去修水利,反而歪打正着。”
    赵庚旭则摸着下巴,思维开始发散,嗯……这个好!
    以后那些犯事的官员,得先让人了解一下有啥特长,然后发配去干苦力的时候顺便发挥余热!贪官变劳模,有意思!
    第36章
    没等众人从有期奴役的惩治案例中回过神来。
    女主播眼睛一亮, 接着讲起了关于商贸的法例。
    【还有一个超级重要的领域——商贸!】
    看着天幕的百姓心中嘀咕,商贸?那不是商贾之事吗?士农工商,商排最末, 有啥好讲的?
    皇帝赵衍手指叩着紫檀扶木若有所思,商业?
    国库岁入, 盐铁茶马,乃至东南漕运, 哪一样离得开商?若能理顺商事, 于国于民确是大利。
    他微微坐直了身体, 显露出兴趣。
    【要知道, 显宗朝之所以能国库充盈,商业的繁荣绝对是功不可没!而商业要想健康发展, 离不开律法的保护。】
    【由显宗陛下主导, 秦无妄修订的《承商律》就有巨大的作用了!】女主播语气激动的讲到。】
    太子赵庚明暗自点头,认为此言切中要害,民富则国强, 商业繁荣确能带来税收, 充盈国库。
    一些保守老臣则不敢苟同, 哼, 重商岂非本末倒置?若百姓皆去逐利,谁人来事农耕?且看吧!
    赵庚明则沉思道:是税法?经济法?专利保护法?
    【《承商律》的出现缘于显宗陛下微服私访时吃过一家名为“十里香”的酒楼, 对于“十里香”的酱肉,赞不绝口。】
    【后面去吃却觉得味道似乎大不如前,肉质也差了, 一问随从才知缘由。】
    【原来是新开的“百味斋”酒楼不知用了什么手段,竟也推出了味道一模一样的酱肉,价格还更低廉, 导致“十里香”客源锐减。】
    【“十里香”的酱肉是张老板祖传三代秘方,是其立足之本,一夜之间却被竞争对手百味斋完美复刻,导致生意一落千丈。】
    【张老板愤而告官,但当时的律法对秘方这种无形资产完全没有保护概念,府尹以“厨艺之道,本就相互借鉴,各凭本事经营”为由,不予受理。】
    百姓中议论纷纷:这话听起来好像有点道理?手艺嘛,不都是你学我,我学你?
    【张老板冤屈难申,气得病倒在床,后“十里香”倒闭,被“百味斋”收购,才导致品质下降。】
    【显宗觉得这样的商业竞争会导致恶性循环,回宫后对秦无妄讨论道:“这秘方也算财产?被人偷了,官府竟然没法管?那以后岂不是人人都这样学去。”】
    【随后便与秦无妄修订《承商律》】
    皇上扶额,嗯?竟是源于一桩酒楼秘方之争?确实是小九会做出的事,微服私访还不忘口腹之欲……
    不少商人百姓则觉得这种事太常见了!我们街角那家烧饼铺,不就是被对门学了手艺还压价,最后关门大吉了吗?
    官府确实不管啊!难道以后这也能管?
    【下面,咱们就来讲一个关于《承商律》实施的商贸经典案例。】
    【天幕画面随之变成了一个繁华的码头市集,商铺林立,旗幡招展,人来人往。】
    【一家挂着“张记锦绣”招牌的绸缎庄,生意异常红火,因其丝绸花色新颖、质地柔滑,远胜同行。】
    【而对门一家“王记帛铺”则门可罗雀。】
    【话说这‘张记锦绣’的老板张三,是个心灵手巧的。】
    【他呕心沥血,研制出了一种独特的‘七彩晕染’技法,染出的丝绸流光溢彩,如同雨后彩虹,一经推出就供不应求,还给这技法起了个名儿叫‘虹云染’。】
    【并向当地的市舶司进行了‘工巧备案’,类似于雏形的专利注册。】
    商人、手工艺人心中暗喜,工巧备案?首创者得利?
    这……这意思是,咱们自己琢磨出来的独门手艺,也能像地契房契一样,受到官府保护了?
    天啊!这不是做梦吧?
    【然而,对门的王五眼红了!】女主播带点气音说道。